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面布局,北部都會區迎來全新發展篇章,港人亦深切感受到國家堅定支持北都發展。夏寶龍主任2023年考察時寄語,北都「承載著市民福祉的厚望,寄托著下一代發展的夢想,更繫於香港繁榮的未來」。隨著規劃日漸成熟、基建穩步推進,當前正是香港政府與各界攜手,以創新高效促進北都發展的關鍵期。
自2021年北都區規劃啟動以來,特區政府穩步推進建設,如今已取得令人欣喜的進展:去年85家企業簽署意向書,35家企業簽約,金額超千億港元,覆蓋住房、基建及科技等關鍵領域。新世界等港企與華潤、招商蛇口等內地夥伴聯手,探索港深融合新路徑。資金與機遇的匯聚,正將北都區打造為貫通大灣區、驅動香港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
為了讓北都發展持續推進,破解體制瓶頸是當務之急。我們深知,境內外及跨部門的高效協作,能讓創新成果更快、更準地走入市場、惠及社區。但現有制度常令好事多磨。因此,我們建議訂立「北都條例」,賦予專責機構更大權能,以針對性制度打破常規束縛,從而加快與內地、海外的對接效率,提升決策與產業落地速度——好項目值得被公眾更快見證。
另一方面,我們希望北都區積極擁抱大灣區內地城市,形成互補優勢,並積極借鑒內地的成熟模式,讓北都區發展「跑起來」。與此同時,巧用多線並行的發展思維提升效率。如同步建設多個重點項目,縮短周期;北都區大學城亦可先利用市區閑置樓宇,開展教學科研,提前形成基礎能力,待大學城建成後整體搬遷升級。
我們憧憬在不久的將來,這裡不僅崛起為國際科創中心,更是港人的幸福家園:有志青年發揮所長、長者在配套完善的社區安享晚年。這份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藍圖,正是香港「拼經濟、謀發展、為民生」的目標。
政策與機制推陳出新,企業積極響應,港深合作愈發緊密,讓北部都會
區具備「全速前進」的雄厚基礎。我們期待各方攜手努力,使北都這片土地真正成為香港「未來引擎」,為 「東方之珠」 再次騰飛注入強勁動力。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圖:北部都會區網頁
https://www.nm.gov.hk/tc/northern-metropolis-large-scale-land-disposal-approach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