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紀念,但大規模戰爭重現的陰霾卻越來越濃。近年地緣政治和國際經貿環境動盪不安,雖曰中美達成初步關稅協議,令貿易戰暫時降温。但俄烏戰爭的和談膠著,剛停戰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可能隨時會再起衝突,而以色列又重新轟炸加沙地帶。世界步向大規模軍事衝突,甚至演變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仍然很高。
中國近年經常在外交場合中多次強調要「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反對單邊主義」、「維護二戰後的國際秩序」,以及「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等主張。其實這正是提醒國際社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急速變壞,這幾年國際政經環境所經歷的震盪已經印證中國之憂慮。為甚麼國際體系和秩序會出現崩壞的情況?
若論到破壞國際體系和秩序,近年國力急速滑落的美國難辭其咎。負債累累的山姆大叔因為財政資源不足,以及為了作出戰略收縮來集中精力圍堵冒起的中國,不顧應該要盡的國際責任,選擇退出多個國際組織,包括領導全球對抗流行病的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引領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等等。另外,美國還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重要機構。
這樣,美國不僅可以節省大筆費用,還因為退出了相關組織,今後可以全按自己的方式行事,不須受相關國際組織的守則所規範。須知道美國是二次大戰後成立的聯合國的締約國之一,也是往後大部份國際規則和國際組織的主要推動國之一。 現在竟然陸續退出多個自己一手所推動成立的國際組織,嚴重影響過去80年行之有效的國際體系。2003年爆發的非典型肺炎(沙土)和2019年的新冠疫情對世界造成的巨大傷害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全球合作預防和對抗瘟疫是人類的共識。作為世界最先進的醫療大國,美國退出世衛,肯定會削弱全球應對未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損人又不利己。
同樣地,溫室效應和氣溫上升已成為全球人類必須急切解決的問題,以免禍延子孫。受惠於前三次工業革命,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在19世紀70年代的電氣化工業革命和上世紀50年代的自動化工業革命中依靠化石燃料致富,是地球最大污染來源,也曾經排放最多溫室氣體,本應最有責任採取行動為低碳發展,以及防止全球暖化的影響提供資金和技術。但特朗普兩度退出由聯合國195個成員國簽署,旨在遏阻全球暖化的《巴黎協定》。 美國的退出對國際社會努力解決碳排放實在是一大打擊。相反,雖然在過去幾十年的智能化工業革命中,中國成為全世界碳排放量最多的國家,但我國願意向國際社會承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日期,在努力開發綠色能源之餘,勇敢提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碳中和) 」的目標。
另一方面,特朗普2018年突然對華發動貿易戰,又以長臂管轄的手段,拘捕過境加拿大的非美國公民孟晚舟,違反國際法; 今次在他第二屆總統任期內不僅再次針對中國,還史無前例單方面將關稅戰擴大至全球,嚴重擾亂國際商貿秩序,向世人清晰演繹何謂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
正當全世界認為中方強勢反制令中美兩國就關稅問題達成基本協議之後,緊張的國際政經環境應可以暫時穩定下來之際,特朗普又有擾亂國際秩序的新動作-積極研究將世世代代居住在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永久遷離原居地,完全漠視巴勒斯坦人的文化根源、福祉和人權,只為方便美國侵佔該片土地的豐富資源,以及為其親密盟友以色列一勞永逸地解決邊患問題。這又是從美國優先的角度出發,而不考慮此舉將會為世界帶來無窮禍害。
巴勒斯坦人是阿拉伯民族一個分支,而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兩個遠房親戚的恩怨延續了幾千年,是人類歷史中一直未來解開的死結,美國人可以單靠一己之力量和從一己之角度來解決這個癥結嗎? 若一意孤行,中東這個火藥庫將會一觸即發,為全世界帶來浩劫。或許,與中國博奕節節敗退的教訓並沒有令特朗普學懂謙卑。他自視過高的老毛病又再發作,認為自己和美國在遷徙加沙居民的問題上可以獨斷獨行。
特朗普其實早在今年2月時已提出這個強制遷徙加沙居民到鄰近中東國家的構想。只不過最近他再次表示,會積極研究將約100萬名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居民 (約佔該區域一半人口)永久遷往利比亞,並已就此計劃與利比亞當局展開初步磋商。作為交換條件,美方將考慮交還過去十多年來凍結的數十億美元利比亞資產。美國2011年煽動利比亞年青人發起顏色革命將國內強人卡達菲推翻並加以殺害,令這個原本在政治和經濟相對穩定的非洲國家陷入連綿不絕的內戰。
早前,特朗普表示,加沙擁有優美的海灘,是發展渡假勝地的理想地點,所以最適合由美國「接管」,並重新安置當地居民。本身是地產商的特朗普打好如意算盤: 以他國的資金用來遷徙和安置另一個民族,而美國就可以放手開發加沙價值數千億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氣,自己也可以運用影響力,安插相關公司開發當地的地產項目,再利用加沙剩餘下來的巴勒斯坦人為美資的地產項目提供廉價勞工。這對於美國和特朗普來說,開發加沙的燃氣和地產市場簡直是一筆必賺無蝕的超大額生意。
無疑美國有實力執行這項大規模的民族遷徙工作,但有能力並不代表合法和合理。加沙不是美國的領土,美國憑甚麼可以將該區的原居民遷離他們生活了幾千年的家園? 美國人有尊重過歷史、有尊重過這片土地上各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和意願嗎? 構想這個計劃的人肯定仍懷有濃厚的殖民主義思想,還眷戀500多年前白人抵達美洲新大陸之後,以較優勝的科技文明來欺壓當地原住民印第安人的心態。反過來說,若有一天被白人欺壓了幾百年的印第安人強盛了,想以強制手段將世居當地的歐洲白人後裔全數移走,同樣也是不尊重歷史,也會被世人譴責。
加沙地帶、以色列本土,以及鄰近的約旦河西岸這一大片土地,聖經時代名為迦南地,是物產豐盛的區域,自古以來已吸引多個民族聚居,計有菲利士人、希伯來人(猶太人、以色列人)和同屬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人等民族陸續遷徙到來定居,所以這地區也叫巴勒斯坦地。而這片土地更先後被多個強鄰包括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羅馬人和土耳其人等侵佔,絕大部份猶太人也因此流散於世界各地,經過2000多年後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於1947年11月在聯合國同意下,容許猶太人回到這片土地復國,也應驗了舊約聖經所預言以色列人經過幾千年後將會復國的神跡。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181號決議,即聯合國巴勒斯坦託管地分割方案,同意以巴兩國分治這片土地,即「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
但因爲當時聯合國分割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兩國的方案被周邊的阿拉伯國家認為不公平,群起反對並且組織聯軍,在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復國還未足一天,就從多個方向發動攻擊,想一舉殲滅以色列,但被以軍擊退。 接著在1956、1967、1973和1982年都因為巴勒斯坦問題兩個民族再發生戰爭,而每次最後都是以軍佔上風,也令中東成為世界上其中一個最容易爆發戰爭的熱點。而上述五次中東戰爭的勝利更令以色列的國土面積大大擴張,助長了猶太復國主義者的氣焰 ,在美國的默許和縱容下,反過來蠶食聯合國當初給予巴勒斯坦人的土地,並嚴密監控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問題包含種族、宗教、地緣政治、自然資源分配和大國博奕等複雜因素,是人類數千年歷史以來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必須集合國際力量共同解決。所以中國一向的立場是落實由聯合國制定的「兩國方案」,致力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政治解決,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享有完全主權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實現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國權、生存權和回歸權。
但特朗普政權卻漠視中東巴勒斯坦問題的複雜性,更輕視聯合國「兩國方案」的嚴肅性,以「美國優先」的角度來處理,自然引起眾多阿拉伯國家的強烈反對。須知道若美國成功開了先例推倒了由聯合國制定的重要議決,那麼二次世界大戰後,由國際社會共同訂出維護世界和平、安全和國際關係的守則,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聯合國憲章》等重要國際文獻所確立的國際秩序就會危如累卵。別有用心的國家就會試圖推翻二次大戰的勝利成果,為法西斯和軍國主義的復辟創造有利條件,再一次將世界帶入萬刧不復的境界。
國際社會真的不能不防國際體系和秩序的崩壞啊!
原圖:新華社圖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