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站在暴雷的當下看曾經暴利的房地產

2023.08.20 23:00 博客 林暉

繼碧桂園之後又一家千億房企遠洋集團暴雷。近日該公司宣佈,遠洋未能在8月13日之前支付總計2094萬美元票據利息,這意味着遠洋集團也正式暴雷。在人們過去的印象中,房地產行業是暴利行業,資金多,利潤高,是穩賺不賠的生意。無論是恒大也好還是碧桂園又或者現在的遠洋,為什麼當初賺了那麼多錢,現在稍微出現一個資金斷裂就成了壓死駱駝的稻草?

以碧桂園為例,該公司作為連續六年蟬聯內地銷售榜第一的千億級民營房企,去年的業績報告都還賺幾十億,今年上半年就已經虧損450至550億了,因為近兩年碧桂園的銷售額按季度都在環比下降,直至7月單月銷售只有121億。在不考慮債務的情況下,碧桂園若要在今年完成各項目的「保交樓」、維繫公司運營,據分析師稱,月均銷售額至少要在220億元以上,但從銷售額來看顯然不夠。如果再加上公司債務問題,更加杯水車薪,現在的巨虧也就不足為奇。

站在這個房地產行業巨虧的當下,我們回憶一下過去20年內地房地產行業。

過去從房地產走出來的富豪不計其數,許家印還一度榮登中國首富,足以看出房地產的造富能力。甚至當時很多人都說一定要整治地產行業,但時至今日地產行業為何又都爆虧了?

高槓桿優勢變捅向自己的刀子

房地產行業一直都是一個高槓桿行業,假設開發商從政府那裏拿了土地之後,一段時間等拿了施工證之後,就把土地抵押給銀行,拿到開發貸款,其中一部分用來支付承建商,甚至更多可能是給承建商打白條,讓承建商來墊資。當房子打了個地基,取得預售許可證之後,便可以預售樓花收取預付款,再拿着這些錢繼續去蓋下一期樓。而做得大的公司一般除了和銀行合作,還同時找信託或者私募公司加槓桿繼續擴張土地,如此循環拿地、開盤,預售、收錢,只要速度夠快,周轉的次數越多就越賺錢,同時藉助資本槓桿也就越大。

而這個高槓桿的遊戲要想一直玩下去,有一個必備條件,就是房子不愁賣、能周轉。但當下內地的房產市場已經傾向於飽和狀態(該買的都買了),內地人均居住面積由1990年的7.1平方米到2020年的41.76平方米,人均相當於香港一家三四口人的總居住面積了,普通家庭去換大房子的概率已經不大。再加上人口紅利已經漸漸遠去,那些曾經的炒房投資者也已經意識到買房沒人住的後果,也就不大可能再去投資炒樓了。房子賣不好,資金無法回籠,那麼大把的人工、銀行和資本利息都會無法兌付,之前高槓桿的優勢反而成了捅向自己的刀子,也就有了這些公司現在的暴雷結果。

歸根到底還是印證那句話,高槓桿高回報,同時也是高風險。站在現在暴雷的當下去看當初房地產的暴利,也就覺得暴利是合理的了,因為暴利和暴虧是一個硬幣的兩面,順景的時候暴利,逆境的時候暴虧。正如大家買渦輪牛熊證一樣,賺的時候可能幾十個點,但是虧的時候可能血本無歸,還是有不少人去買。反過來說,如果虧時一分不剩,但賺時卻只有幾個點,這麼明顯的盈虧不平衡,還有人願意買嗎?從這個角度而言,就不難理解地產行業當初的暴利了。

原圖:新華社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