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辣招在港實施多年,地產界不論是發展商還是中介,都一直要求撤銷,其背後邏輯不言自明。最近這種呼聲越來越強。不過戲劇性的是,新加坡4月27日反而加辣,將外地人置業的額外買房印花稅(ABSD)大幅調高一倍至60%。
我並非地產界人士,也不想阻人發達,對地產界要求撤辣,我沒有什麼利益去支持或反對。但對於某些地產界人士說:辣招「名存實亡」。我就要指出,名存實亡不是他們想表達的意思。
名存實亡的意思是:名義上還存在,實際上已消亡。出自唐朝韓愈的《處州孔子廟碑》:「郡邑皆有孔子廟,或不能修事,雖設博士弟子,或役於有司,名存實亡。」簡單得說,名存實亡的意思是:有等於沒有。
正確的用法應該是這樣:地產商要求政府撤辣,但政府認為辣招已經完全不影響樓市成交了,有等於沒有。這時候政府可以說:「辣招已經名存實亡,撤不撤都沒有所謂。」但現在是這個意思嗎?當然不是!如果辣招真的是名存實亡,地產界為何這麼大聲要求撤辣呢?這個限制已經有等於沒有了,對你沒有影響,你還吵來作甚?
細看地產界說辣招名存實亡的原因,你會發現用這個詞是大錯特錯。地產界說,近年辣稅個案佔住宅交投佔比一直處低水平,綜合稅務局今年第一季3項住宅辣稅個案宗數合計共錄767宗,與同期整體住宅(包括一手私樓及二手住宅)15,646宗相比,實際佔約4.9%,佔比較2015年第四季高達42.1%已明顯大幅減少。
這是名存實亡嗎?佔比在辣招前佔42%,辣招實施多年後,將佔比壓到去4.9%,這恰恰說明辣招的效果十分明顯。例如一個地方原來很多人貪污,在設立廉政公署之後,貪污情況大為改善,難道我們說「廉政公署名存實亡」?說「使命已達」才是對的。
反過來,如果撤銷了辣招之後,辣稅個案的成交仍然只是佔總數的5%左右,沒有明顯上升,就可以證明原來辣招真的是名存實亡,沒有作用的。但顯然不會如此。地產界人士一定是普遍預期,撤銷辣招之後,境外人士來港置業會大增,佔比一定會大大提升,否則他們也不會爭取撤辣。地產界人士的意思,應該是說:辣招不合時宜、阻住地球轉,而不是名存實亡。
其實地產界爭取撤辣的真正原因,28日的新聞說出來了:本港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增加至10.7萬伙,創紀錄高位。原來地產商一手樓累積了前所未有那麼多,還沒賣出去,不想減價,但要清貨,希望撤辣引入外地買家幫幫手,到時候還可以順勢炒作撤辣樓價會升的消息,高位散貨。懂的懂的。
辣招實施多年,是因為當年樓價太高,引發民怨,政府要限制境外人士來港置業來平息民怨。近年由於疫情影響,樓價稍微下跌,但仍然遠超基層市民的購買能力。政府在現階段撤辣,需要極大的政治勇氣。撤辣的「出口」,應該是公屋、居屋要多起來,令基層市民靠公營房屋有居所了,私人樓就主要做富豪和外地來港人才的生意,那些人才都是高才,都不符合條件住公屋、居屋。到時候,政府應該才有勇氣真的撤辣。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380239/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