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香港百年的發展史為人津津樂道,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變成如今聞名世界的國際城市。而香港能有如今的好成績,離不開一代代香港人的努力,也離不開一代代中國人的團結愛國精神。
歷史上,香港曾面臨不少困難,全靠華人凝聚力量,香港才能一路發展站穩。在開埠初期,移居香港仔的內地漁民攜手建立貿易港口,在港英政府管制時期,華人互相幫扶自救應對天災人禍,在回歸前後,同鄉人結社共同建設香港。各路同鄉會一直提倡愛國愛港愛鄉,不僅是為團結義氣,更是提醒港人不忘本不忘根。
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澳力量,形成更廣泛的國內外支持「一國兩制」的統一戰線,七一講話亦提及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同鄉會和僑界社團作為愛國愛港團體,為同圓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著不可替代的力量,我們盼望未來同鄉會可以再進一步,成為政府部門的重要夥伴。
現時同鄉會已經發揮部分協助政府治理功能,如選委會新增60席「同鄉社團」參加選舉事務,疫情期間自願動員義工與市民同心抗疫。經濟上,同鄉會包括僑界社團與內地和國際聯繫多、網絡廣,為香港招商引資、招攬人才出錢出心出力,貢獻有目共睹。美中不足的是,現時政府仍缺少對同鄉會系統性、切實性的支持。
筆者作為同鄉會,僑界和地區團體成員,亦都希望政府更加重視同鄉會,做出更多切實行動支持同鄉會發展,如設立專員與各同鄉會恆常溝通、調撥資源資金支持同鄉社團進行地區服務、制定短長期KPI檢討同鄉會發展狀態等。這些都有助同鄉會妥善運作,更好發揚愛國愛港精神,特區政府也可藉助同鄉會社團性質「下而上」地了解民情,更好制定政策服務市民,可謂互哺雙贏。
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全面復常再騰飛的關鍵時期,相信若政府給予同鄉會更多幫助,同鄉會將「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為政府地區治理與香港整體發展再添一筆助力。
原圖:星島日報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