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1日,本港開始逐漸解除社交距離措施,疫下第一批名單重啟之後人潮湧動,食肆、遊樂園等大排長龍。相信第一階段社交措施放鬆以後,未來大方向也將逐漸開放。第五波疫情作為前車之鑑,因為本港對於病毒追蹤能力比較欠缺,導致疫情擴散。現在既然社會重啟,那我們更應該做防患於未然做好病毒追蹤,防止病毒再次擴散。
關於病毒追蹤,可以借鑑內地「多碼合一」。根據內地媒體報道,近日繼深圳推出「一碼通行」後,佛山也開始推行「多碼合一」方便市民公交出行。此前内地乘坐公交需要掃「付款碼」和出示「健康碼」,在高峰時期難免手忙腳亂。但「一碼通行」之後,市民只需要一次性使用乘車碼,前端直接語音播報核酸檢測信息和健康碼狀態信息,符合防疫出行條件即自動扣費乘車,且1秒內可同步完成刷碼支付與健康信息驗證。
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疫情防控是動態發展變化的,「一碼通行」模式採取了模塊化、參數化設計,隨着防疫政策的變化調整,如核酸檢驗要求24、48、72小時等,幾乎可當天同步完成,實現政策調整與前端核驗調整無縫銜接。這樣就最大限度的防止病毒擴散。
並且前端設備完成校驗後,對涉及個人健康碼信息不作保存,做到即用即棄,在科技抗疫的同時,最大程度保障疫情數據和市民個人私隱安全。
一直以來本港的「安心出行」都不具備追蹤功能,且哪怕經歷了那麼幾波的疫情反覆,到現在也還是停留在「安心出行」時代。病毒不停在變化,內地的防疫政策也一直隨着病毒的變化而進步,好像現在推出的「多碼合一」既方便市民,又可以阻斷病毒傳播的風險。
本港幾波疫情總結下來,最好的防疫方式之一還是科技防疫,既可以節約社會成本,也可最大限度限制病毒傳播,這次我們是有必要借鑑內地的「多碼合一」。
當下港人公交出行支付方式一般採用「八達通」,也有部分通過二維碼支付,這本身就有「多碼合一」的技術基礎,如果通過二維碼支付的,那就好像內地那樣,通過支付寶或者微信一類實行實名,綁定個人健康信息等,到時出行掃碼也能「一碼通」。
如果有人害怕實名而改用八達通,這兩年政府派發消費券方式不是微信就是八達通。以後市民交通支付可以只限制實名了的八達通卡,或者「二維碼」過閘,如果還有人想用現金又不怕麻煩的,那就出示「針卡」或檢測結果。
第五波疫情持續到現在已經降到三位數,也許有人覺得沒有必要這般「苛刻」,但當下逐步恢復社交措施之後,想必疫情擴散機會也會增加很多。台灣在上月也是接近「清零」,近期不也開始大波反彈嗎?病毒發展到今天的可怕之處,就是在你不以為然的時候又死灰復燃。和麻煩比起來,香港再也經不起反覆的封控了。
原圖:港台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03629-20210801.htm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