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Omicron令外防輸入的難度大增

2022.03.23 15:00 博客 施永青

內地抗疫的策略,簡稱為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理論上十分正確。因為,在Delta流行年代,內地基本上已成功清零,所以把第一條防線設在外防輸入上。只要守得住這條防線,就可以把病毒關在國境之外,沒有機會在境內擴散。

為了守住這條防線,內地採取了接近鎖國程度的防止與外國接觸的政策,把大部分的涉及外來入境的交通路線都叫停,只留個別對外進出口,以便集中管理。凡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的人,都不准入境。就算是來自疫情輕微地區的人,入境後都得隔離21天,透過檢測證明未受感染後,才能在中國境內活動。

中國幅員廣闊,可以靠內循環存活一段時間,加上現時通訊發達,人與人之間即使不作面對面的交往,也可以透過互聯網進行互聯互通,封關的影響不如想像中大。至於貨物的流動,中國其實沒有叫停。中國在全球疫情蔓延期間,進出口可謂是屢創新高。幸好病毒主要靠人傳播,外防輸入,對中國的經濟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相對有限。

然而,Omicron出現後,形勢就出現了變化。Omicron病毒的傳播能力強,靠空氣也能傳播,導致中國的港口工作人員與負責隔離外來者的工作人員都風險大增。加上Omicron的病徵不明顯,相關的工作人員被感染後往往不自知,很容易成了隱形傳播者。

再者,Omicron病毒在光面及低溫的物體上可以存活一段較長的時間,之前中國就多次在一些進口的冰鮮食品上發現病毒。中國的進口量大,對進口商品只能作抽樣檢查,不可能逐一檢測;如是令病毒有機會透過物流進入中國。

近期,中國有多個地區同時爆發疫情,大都是與外國接壤或是與外國有航線往來的地區。從這個角度去看,Omicron可能已成功在中國的外防輸入上找到缺口。中國要堵住這個缺口,就得進一步收緊與外國的聯繫。用以前對付Delta的尺度來對付Omicron,已不一定足夠。

中國政府現時的處境兩難,不收緊對外聯繫的尺度,對Omicron可能已起不了外防輸入的作用。但如果進一步收緊,就會對經濟造成更大程度的傷害。況且,究竟要收緊至甚麼程度才能起作用,現時尚是未知之數。近期,西方各國都在放寬防疫措施,若中國反要收緊,那就必然會損害中國在全球的相對競爭力。

Omicron的特性是傳播能力強,但殺傷力卻相對低。這種特性會大大增加現時中國那套防疫政策的成本與難度,卻有助西方減少與病毒共存的殺傷力。面對這種形勢,中國應設法變招,而不是繼續沿用曾經在對付Delta時有效的舊有策略,才有機會在競爭上重奪優勢。

原載:am730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新聞/Omicron令外防輸入的難度大增/312356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341265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旁觀者
這種「損害中國在全球的相對競爭力」的預測以前亦有人做過,可是事實是中國近兩年經濟的GDP增長,與全球各國和地區相比,卻是一枝獨秀,西方不少專家大跌眼鏡,近來也大量減少在這方面攻擊中國。基本上,對付這類大面積的流行病毒(包括Omicron及以後的變種),就如打一場生化戰,隔離和消除病毒源頭是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措施,相信中央政府的總體策略不會有任何改變,但在細節上一定會做出調整,而且這種調整一直在不斷進行,只不過那些做出錯誤判斷的人,既無戰略定力,也沒有發現這種細微的變化,因此,悲觀者的預言會一錯再錯。再說一句,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細節決定成敗,你忽略了細節,你就大概率會失敗,並且不論你是左、中、右,放之四海而皆準。
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