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一半人口受感染 香港已被迫與病毒共存

2022.03.21 15:00 博客 施永青

據一些學術機構的推論,香港已有一半人口被新冠病毒感染;這個數字看來與政府公布的確診人數不一樣,原因是政府的檢測能力有限,早已遇到瓶頸,導致政府公布的確診人數遠低於實際被感染的人數。

Omicron的傳播速度太快了,不但超越了政府的檢測能力,亦超越了政府的追蹤密切接觸者的能力,以及治療重症患者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全民檢測已作用不大;因為得出的結果可能是有數以十萬計的人受感染,理應被強制隔離,只是香港根本沒有這麼多的隔離設施。

因此,香港現在已不得不接受與病毒共存的現實,政府不但沒有能力清零,連減少感染亦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實際效益成疑。現實是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政府降低了密切接觸者的標準,以及由市民自行做快速測試及決定是否需要隔離。就我所接觸,有不少輕症的人根本沒有履行居家隔離的要求,導致Omicron的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現實是,政府對此根本無能為力。

在這種情況下,香港今後應推行怎樣的防疫策略?究竟是爭取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關鍵並不在於哪一種策略政治正確,而在於我們有多少隔離設施與醫療人手。此外,Omicron的傳播能力亦是一個極重要的關鍵,如果Omicron的傳播能力強過人類現有的隔離能力,那我們做甚麼都沒有用。

現在,人類的隔離能力仍比Omicron的傳播能力強,所以清零仍然有可能;只是要達到清零要付出的代價很大,有機會得不償失。再者,其他地方都沒有行清零策略,令清零後病毒又會反覆傳入,令清零無法一勞永逸,而是要清完再清,令社會元氣大傷。長此下去,即使中國也可能會失去競爭上的優勢。我們應實事求是地重新制定一套適合香港的,能應對Omicron特色的防疫政策。

如果香港真的有一半的人已受感染,這代表可被病毒感染的香港人今後只會愈來愈少,因為被感染過的人,一般不會再短期裏再次被感染。香港近日疫情有緩和跡象,多少要靠過半人被感染後的群體免疫效應,而不是全靠政府在防疫方面的努力。

近日,市民上出來活動的人有明顯增加,地鐵、食肆、商場裏都比之前多了很多人;但疫情仍然有進一步紓緩的跡象。這顯示近期的疫情紓緩主要靠群體免疫,而不是減少社交接觸。

如果香港真的有一半人感染,我認為另一半人很可能亦有機會接觸過病毒,只是他們的體質對Omicron有較強的抵抗力,所以才沒有被感染。如果情況屬實,香港應有條件逐步放寬社交的限制,讓港人可以重過正常生活,這樣能為社會帶來的好處,一定多過發放財政補貼。

原帖:AM730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6%96%B0%E8%81%9E/%E4%B8%80%E5%8D%8A%E4%BA%BA%E5%8F%A3%E5%8F%97%E6%84%9F%E6%9F%93-%E9%A6%99%E6%B8%AF%E5%B7%B2%E8%A2%AB%E8%BF%AB%E8%88%87%E7%97%85%E6%AF%92%E5%85%B1%E5%AD%98/312038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旁觀者
有些分析得到的結論很奇怪,比如對抗病毒,若你想不到辦法把它擊退,就要與它共存。於是資本主義的西方出現很多共存的現象:大麻無法禁制,於是與其共存;黃、賭、毒和嫖亦無法禁制,也只能共存。這種共存的深度和廣度越來越大,而受害的群體也越來越多,且背後還有人權和自由的理念去支持。香港學西方,這種因果相報的循環,不知哪一天會讓那些鼓吹與病毒共存的人遭反噬?反觀社會主義的中國內地,他們對病毒採取的策略卻完全與西方不同。準確地說,他們的政策是最大限度地消滅病毒,以達到小概率事件不會發生的程度,並爭取時間在疫苗和特效藥方面取得突破,一旦這些方面取得有利進展,其戰略性開放必然會發生。從2019年初到現在,中國的受病毒的影響是全球所有國家中最低的。而近兩年,能反映國家經濟的GDP,均好於所有其他西方國家。這說明中國的防疫政策是正確的。與一國兩制下,經濟學西方的香港地區相比,幾乎所有指標都要好得多。香港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難道是一句與病毒共存就可以解決的嗎?此文有點不自量力地為中國內地的經濟擔憂,是不是有點杞人憂天呢?
202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