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開展愛國教育必須把握關鍵點

2021.07.13 11:30 博客 穆Sir

上周六,筆者獲邀參加了「香港愛國主義教育高峰論壇」,這是香港回歸祖國以來首個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論壇,擔任主禮嘉賓的有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國教育部田學軍副部長、中聯辦譚鐵牛副主任等主要領導,而且還邀請了香港教育局楊潤雄局長、北京師範大學韓震教授以及培僑教育機構副主席曾鈺成先生等論壇主講嘉賓作出分享,可見中央以及特區政府都非常關心且重視香港現在的愛國主義教育情況,尤其在2019年修例風波過後,香港由亂及治的過程中,對青少年進行愛國教育,正確認識國家發展更是迫在眉睫。

對於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與會者都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當中尤其是曾鈺成先生對於國民身份認同的分析更是令筆者醍醐灌頂。他提到一個關鍵問題,就是為什麼在回歸前沒有愛國主義教育,但依然能培養出今天在社會上為香港、為國家服務的愛國者?如今香港已回歸24年了,卻為何要重點提出愛國主義教育呢?問題的本質是複雜的,而且筆者認為這個問題背後的原因不單是教育,而在當時整個社會氛圍中,根本上「香港人」與「中國人」的身份並不存在對立面。

今時今日我們在不少舊區的同鄉會招牌上不難看見「旅港」二字,因為不少內地同胞當年逃到香港躲避,香港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一個短暫停留的暫居地,並不打算作永久逗留,正如一本香港研究著作的名字一樣「香港——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對於上一輩的「香港人」而言,他們對於內地還是有着血脈相連的「根」的概念!

在「一國兩制」下的國民教育,過去強調保持香港的高度自治、強調香港人所擁有的權利,甚或錯誤以為香港人的權利比內地居民為多,認為我們一切的權利與義務都是香港基本法這一套憲制性文件所保障的,與國家憲法關係不大。香港曾出現「中國人與香港人身份認同」這樣的另類調查,試問大家何曾聽過有關「英國人與倫敦人」、「美國人與紐約人」的身份認同調查?

過去香港的上一代,基於父輩祖輩們在內地的「根」,對於內地的情懷一直都深深印在腦海裏。但如今強調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本地青年,先天不足之下,唯有強化兩地之間的共同點才是真正扭轉身份認同的關鍵。教育當局更應製作一套從幼兒園開始至小中學的國民教育教材,從人文學科入手切實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原圖:Envato素材網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