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香港的貪官,東窗事發之時,華裔每逃遁至台灣,而外籍者則多藏匿在西屬馬約卡島 (Majorca),聞因二地與當時英政府並無引導協定。但我卻萬萬想不到,相隔10,469公里、飛行時間18小時40分的台灣與馬約卡,雖然文化各異,而居然卻在彩繪瓷磚藝術上一脈相承。
我到過的台灣古鎮,譬如台北的迪化街、艋舺老街、深坑老街、三峽老街、大溪老街、淡水老街、鹿港老街等,仍然保留大量民國及日本時代的民居,除巴洛克 (Baroque) 風格繁飾主義騎樓和泥楣的浮雕外,門面和女牆都用「馬約利卡花磚」裝飾,我居台時有暇常逛,細細欣賞,一發思古之幽情。 過去台灣的外島金門,土地貧瘠,不少當地人遠赴南洋謀生,能掙了錢回鄉的,都會建造一棟貼滿「馬約利卡花磚」的洋樓,有一種衣錦榮歸、光宗耀祖的感覺。因為金門較偏遠封閉,有一段時期又列為軍事禁區,受外來文明破壞較少。金門開放以後,我去旅遊,看到很多老厝和古廟,尚保留大量「馬約利卡花磚」,例如「陳清吉洋樓」和「水頭番仔厝」等等,皆為中西合璧的建築,所用的日本製彩繪花磚,既有中國特色的吉祥富貴花卉如牡丹之類,兼有西洋人物如天使等,又有外國動物如大象、貓頭鹰等,更有南洋一帶之植物如菠蘿等。紋飾完全是基於建造者過往的生活軌跡和口味而訂製的。在台灣「馬約利卡花磚」保存得最完整的,應該就是金門了。 我從前在拙文《琺瑯彩名稱及源流考》內有談過在十五世紀以前,位於地中海的西班牙馬約卡島 (Majorca),並非現時的度假勝地,而是伊比利亞 (Iberia) 琺瑯彩陶輸往義大利和歐洲其他部份的轉運中心;而馬約卡島至今仍以彩瓷聞名。發祥於馬約卡島的花磚,就叫做「馬約利卡」 (Majolica),這種花磚,後來影響了義大利磁磚、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陶瓷磚、荷蘭的台夫特 (Delft) 磁磚、以及英國在1770年代工業革命之後的「維多利亞磁磚」(Victorian Tiles) 的發展 。 當時整個歐洲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沒有馬約利卡磁磚(Majolica Tile)的。以維也納一幢1899年建造的以花磚裝飾的著名建築,乾脆就叫「馬約利卡大樓」(Majolikahaus) 。而各位瓷友遊覽澳門,想亦一定對當地的葡國花磚不能忘懷。100年後的日本與列強爭霸,推行西化,也派員往英國取經,學習製作馬約利卡磁磚。 馬約利卡花磚這種裝飾性的的磁磚,是日本於1874年間自歐洲引進的華麗建材,用在日本本國及殖民地台灣的建築上,圖案色澤,非常典麗秀雅,有異國風情。因為花磚由日本進口,價格昂貴,因此,當時幾乎是大戶人家的專用建材。而英國製造的維多利亞磁磚傳到香港,就是粵語所謂「鋪階磚」的室內牆壁和地板滿鋪圖案瓷磚的裝飾方法,香港戰前的舊樓,幾乎户户皆有「鋪階磚」。 後來日本大正初期(1910年代)至昭和初期(1930年代),因為日本承傳了英國的燒製技術,花磚遂改為在日本製造,由1920至1940年代大量使用於民居。當時台灣95%的花磚從日本進口,小部份從英國購入。當時台灣坊間稱花磚為「大正磁磚」(Taisho Tairu),又叫「太魯」。「太魯」就是英語 Tile 的日語譯音「タイル」 (Tairu) 的發音。花磚不只在金門、台灣盛行,也大量出現在閩、粵、星、馬等地。 存世的的「馬約利卡花磚」,在台灣建築物上歷超過一個世紀,彩色依然艷麗,今日仍然充滿拙趣,亦已衍化成藝術品;藏友頗眾。收藏「馬約利卡花磚」,考據亦相對容易,依據背面商標、生產國、紋樣,可以判斷生產年代及當時流行的時尚參考,相當有趣味。 日本早期磁磚製法是以「濕式成形法」,以濕泥入模,缺點是形狀不規則、精緻度低。迄明治 (Meiji) 40年(1907年),名古屋 (Nagoya) 「不二見燒」的村瀨二郎麿 (Murase Jiromaro) 與兵庫縣 (Hyogo-ken) 淡路島 (Awajishima )的「淡陶燒」能勢敬三 (Nose Keizo) 以英國莊遜公司 (Johnson) 6吋見方磁磚為藍本,成功以「乾式成形法」製出硬質磁磚,即以半乾磁泥,用模子緊壓出紋樣後燒製,「乾式」沒有「濕式」那麼黏,壓出紋樣較細膩,燒後收縮較小,品質較穩定。燒好素坯後以手工逐片彩繪上色,再回爐燒結。 這幾年馬約利卡磁磚在台灣頗引起了一些年輕藝術家的注意,除認真研究、積極收藏外,尚復刻經典設計的花磚,融入土地與文化元素,應用在新式建築上,更採用花磚圖案設計,套用在布匹、衣物、家品、餐具、文具等文創項目,台灣老風情,也頗為引起一時風尚。 圖:作者提供(頂圖:台灣各式彩繪磁磚)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