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方案被否決已成事實,但「28:8」(反對票對支持票)這樣的結果太令人意外,正是有人歡笑有人愁。還好,在令人親痛仇快的建制派議員不斷道歉之後,社會很快趨於平靜。有人認為,真正想通過政改方案的人不投支持票,不想方案通過者倒投票支持。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所謂政治一日也嫌長,一切都付笑談中。
支持政改方案的是建制派,是熱愛和諧穏定的一方,然而,一旦方案獲通過,「佔中」就會再次發生,香港社會就會變得不安寧;而反對政改方案一方是反對派,他們的「職責」是要反對政府施政,要在議會裡不斷抗爭。今天方案被否決,這些反對派議員們表面上成功了,實際上卻失去了出來反抗的理由。由「袋住先」變成沒得袋,究竟反對派得到了甚麼?建制派又失去了甚麼?
房屋問題為重點 不妨優先關注
是時候回到民生經濟方面了,不斷的政治爭拗使香港失去了太多,今天要追回落後的劣勢,擁有先天地理優勢和資金雄厚的香港,必須加速發展經濟,集中精力搞好民生,才符合香港人的整體利益。民主的最終目的,不也是要改善社會環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嗎?既然政治上達不成共識,不如先合作搞好經濟吧。
沒錯,就算是民主先驅的西方國家,反對派也不敢明言破壞經濟。今天香港的民主發展到了此地步,注定是要専心搞經濟了。政府施政重中之重的房屋問題,大家不妨優先關注,新一輪「白居二」2500個單位即將推出,對緩和樓市起正面作用,細價樓巿場需求巨大,政府調升入息上限,也無疑是提高入市能力,勢必為居屋二手市場帶來一番熱鬧。
今天的樓市讓新樓壟斷,是政府的「3項辣招」所致,政府推出多項平衡需求措施,是在買時間等待供應到來,購買力雖受壓制,但二手樓的供應同樣受綑綁,供求方面算是打了和。從2010年11月開始推出額外印花稅至今,4年多過去了,被抑制的購買力部分轉移到新樓市場,沒有入市的另一部份人開始按耐不住。
適當釋放供應量 令二手樓鬆綁
當年,人們相信政府的樓市措施,年輕人等待跌市買樓而推遲結婚,小面積家庭延後樓換樓計劃,有些人甚至賣掉單位去租房,想趁機回購,如今他們都已後悔莫及。這4年多可不是短時間,期內累積的購買力,不管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都愈積愈多,形成強大的剛性需求。
按照以往正常每年平均成交量約13萬宗計算,過去4年(2011-2014)每年平均成交宗數是9萬3千,即每年少了3萬7千宗,也就是說自從政府出招後,4年間少了近15萬個成交個案。今天的供應量,不僅要追回以往被壓的需求,還要滿足未來強大的購買力。
作為負責任的政府,如果假定私樓每年需求為2萬個,那麼,就一定要達到此建屋目標,不管遇到多少阻力,都要有犧牲小我、成就大業的雄才偉略。另一方面,也要開始檢討樓市辣招,在不影響樓價飈升的情況下,適當地釋放巿場的供應量,令二手樓鬆綁!
(作者是亞洲地產董事總經理)
圖片:今年入伙的荃灣新樓盤環宇海灣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