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16大學排名的亞洲院校排名中,香港大學不幸地跌出三甲位置,令人失望。港大作為香港高等教育代表,教育界及社會必需要關注及警惕種種造成排名下跌的成因。
學生罷課、衝擊校董會、校刊爭議、戴耀廷捐款醜聞……回顧過去一年的媒體報道,上述事件都與港大的名字聯上。反之,有關港大在學術和科研成就的報道卻相對較少。眾多外界評論都指,港大更趨向政治化,影響教育質素有損學生利益,更會使外界產生對「香港最高學府」的負面觀感。
靠野蠻得不到民主
大學生是一個敏感群體,容易受新的社會思潮影響,而且他們有更多機會接觸社會並提出自己想法。每當現實與期望不符時,學生觀念容易受到打擊。部分受到激進思想影響的學生,為表達個人看法及進行爭取行動時,會做出較偏激舉動,而忽略其他同學、師長、乃至社會對學生的感受及期望。
港大校長馬斐森在被圍堵後表示學生的舉動不可接受,甚至讓他想起英國希斯堡球場慘劇。這班令香港大學展現野蠻形象的激進學生又有否考慮過,在一兩年畢業後離開學校,港大形象受損的惡果是由誰來承擔?一時的激烈行為,損害了港大傳人多年來為校努力而建立的成果,而且利用暴力抗爭的野蠻方法,所得出的絕對不會是有質素的「民主」。大學是社會的縮影,大家又能否接受這種受逼迫、對立的社會環境?港大與學生之間應多作協調,互相理解,從中找到合法合理的出路。
作者:黃碧嬌(新界社團聯會副理事長、大埔區議會副主席)
圖:無綫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