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生活

新香港人看香港

2016.02.08 19:00 生活 讀者投稿

今天不談投資,我們來說說香港,一個讓我由愛慕到追求,再到拒絕甚至逃避,但最終又徹徹底底愛上的香港。 2005年冬,懷揣對未來的無限憧憬,懷揣對一個全新城市的好奇,我們一行十幾人坐上了從上海南下的列車,來到了舉目無親的大香港。從紅磡火車站出來那一刻,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海水味道,和由於太陽近乎直射而帶來的燦爛陽光成了我記憶中對香港永遠難忘的第一印象。每個城市都有她獨特的味道,如大中原的泥土味道,杭州香飄萬家的桂花味道,南京的樹木味道……記錄著我們人生旅途上的一個個腳印。而這種突如其來的感覺,讓我想起第一次進北京時搭上北京的公交,望著北京的天空,發現原來首都的天空是如此的湛藍……

懷揣夢想赴港

緊跟著進入了三點一線的生活,學業的壓力使我很少有機會去跟這個城市有多少的親密接觸。轉眼間我們拿到了碩士的文憑,畢業後我的第一個目標:留下來。 畢業後的我面臨著找工作的壓力,對文化的不適應,一次次的求職受挫、生活上的種種拮據……參加工作之後,又面臨著客戶各種的刁難,領導的種種要求,香港同事時不時的異樣眼光……看著身邊的同學一個個離開,孤軍奮戰的我迷惑了、失望了、懷疑了,當初奮不顧身的「留下來」,我錯了嗎,香港?我應該堅持嗎?香港到底有那麼吸引我嗎?「香港好在哪裡」?帶著這樣的疑問,我走過了永遠無法忘記的2007,香港回歸10年,也是我的本命年。我一個人在金紫荊廣場,是多麼的孤苦而無助。

受挫後迷失方向

2007年冬,我進入了證券業,從最普通的交易員做起,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海嘯、2009年的四萬億刺激、2010-2011年的歐債危機、股市二次探底、2012年歐洲量化寬松、2013年的RQFII機遇,我也從一名小小的交易員成長為一名資管業務的執行董事、基金經理和投資部總監。而當年一起來香港打拼的戰友,也陸陸續續離開了香港,甚至當年在香港一起合租的很多室友,也紛紛回到了家鄉。 對於香港,雖然事業有所起色,但我一直懷念家鄉的種種美好,抵觸著香港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對新移民的歧視。而在此期間,「光復上水行動」、「奶粉事件」、「蝗蟲事件」,再到後來的「占領中環」,警方使用了多年沒有使用的催淚瓦斯,「立法會建制、泛民兩派的無休止爭鬥,泛民的拉布行動」, 「大球場比賽對國家隊的侮辱」……我和很多人一樣,慢慢的對香港失去了信心,香港還是一個包容的社會嗎?香港還是一個公平的社會嗎?香港還是一個能吸引國際頂端人才的社會嗎?面對香港GDP被內陸城市一個一個的趕超,香港的經濟還能繁榮嗎?一國兩制還能進行下去嗎?香港回歸時的那首《公元一九九七》中唱的「滄海變桑田,抹不去我對你的思念」,香港還值得我們去思念嗎?2008年北京奧運點燃了的香港聖火還能代代相傳下去嗎?

跳出去看得更遠

2014年初,我選擇離開了香港,來到了深圳,成為了一家私募基金的合伙人。我想離開我不擅長和喜歡的我那永遠帶著口音的廣東話,我想看看內陸的創業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激情澎湃。在這段時間裡,我接觸了很多的年輕人,他們中的很多像當年的我一樣,滿懷夢想而努力工作。我也在此期間,去了很多不同的國家,去感受不同文化背後的風土人情、文化和思維。跳出去,再看回來,你會看得更加清楚。視野會更不同,我才開始又重新發掘香港的美。香港,作為東方明珠,雖然經濟近年有所下滑,卻仍然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 第一,香港的法制和效率。香港政府的效率出奇的高,辦身份證、護照、車牌、結婚登記有很規範的流程,比如去辦理身份證,拿到票後,若票上顯示9點45辦理,真正辦理的時間在±5分鐘內。在香港,隱性成本很低,不需要人托關係找後門,對公司來說,人力資源相對輕松!

軟實力無可比擬

第二,香港的教育體制。香港擁有全世界最好的教育體系。OECD組織對成員國家城市教育的隨機抽樣統計當中,香港學生綜合素質排名第三,僅次於第二的新加坡和第一的上海。香港的學校學習兩文三語,對小朋友來說是一件很有挑戰的事。在與一位香港中文大學的著名教授的交流中,他提到,「語言不是學習語言本身,而是學習語言背後的文化和邏輯思維能力」。我非常同意,一個能同時掌握多種語言的人,一定是一個開放的人,而只有一個開放的人,才能在不斷與人的交流中擴展自己的視野。 第三,香港的醫療體制。香港醫療體制層次分明,且醫生的整體素質比較高,醫生在香港是被人最為尊重的職業且收入頗高,因此吸引頗多的社會精英。公立醫院、私立醫院、普通診所以及各種專科醫療。香港不鼓勵使用抗生素,基本不打針輸液,一般的病基本都在診所通過吃藥恢復,而且藥效很好,這裡的藥均為全球進口,有著穩定的成分和藥效。吃藥對於小孩子來說也不是一種痛苦的事情,都是五顏六色的藥水,而且因為略帶甜味而頗受我家大兒子的喜愛。在香港的診所排隊等候一般約15~30分鐘,相當合理。

食品安全競爭力強

第四,香港的飲食。餐飲問題一直是內陸地區的敏感問題,香港也會受到內陸食品輸入的影響,但卻匯集了全世界最優良的食物,新西蘭的奇異果、菲律賓的香蕉、馬來西亞的各種海魚、日本北海道的鮮奶、澳洲的牛肉等等,基本上匯集了全球最精華的食物,而從內陸地區輸入超市的食品基本上也都是精品,如寧夏西瓜、鎮江香醋等,而且都是平民價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能夠打入香港市場且受到市場的認可,本身就代表了這個產品的品質是極有競爭力的,在投資上也可以作為參考的因素之一。 第五,香港的國際化人才。從事金融這行十年,接觸了各式各樣的人,慢慢的發現香港的確是一個臥虎藏龍的地方,因為你遇到的隨時可能是著名經濟學家、著名教授、著名基金經理、華爾街最優秀的對衝基金、還有各行各業優秀的企業家……。而每每與這些人的交流,都會讓你的思想得到了升華,視野得到了擴展。而且這些牛人還十分謙遜,沒有一點的架子。越是有才華的人,往往就越是謙遜;而有些人因為小小的成就變得狂妄自大,這恰恰說明了他們的短淺和愚昧。在中國這樣一個追求名車、名牌、豪宅的社會中,有多少人能夠像這些才華橫溢的人那樣保持低調和謙遜呢?在這樣的一個臥虎藏龍的社會中,還有什麼樣的成績能讓你每天抬著高傲的頭顱而狂妄不羈呢?

讓人保持謙遜

第六,香港人的整體素質,我們必須承認,任何一個社會都會有激進分子,我們不能因為這樣的少數人出現而忽視了主流的人群。香港人大部分都很有禮貌、顧及他人,排隊文化不用多說,這點我的家鄉也已經進步很多。香港人開門時總會為後邊的人多扶一會,搭乘巴士他們會降低音量,香港人嘴中最常用的是「多謝」「唔該」,兩人不小心撞到後大家會互相道sorry。在香港不用擔心東西丟失,我的其中幾次經歷讓我體會很深:一次去旅行,太太將行李丟在了地鐵月台上,半個小時折返後發現被旅客送到了服務中心;一次辦理私家車續牌手續,我將整個錢包放在了椅子上,開車出去被職員致電通知我錢包被人送到了櫃台;還有一次在小區的樓下麥當勞用餐,錢包放到椅子上沒有拿走而被管理處致電通知到管理處認領,認領時,錢包完好無損,分文未少……。一個這樣的城市,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熱愛她?愛護她? 第七,特別是金融從業者來說,這裡是職業經理人的天堂,國際上知名的投資銀行林立,投資公司眾多,公平的社會環境,只要你願意努力,願意付出,用開放包容的心態,怎麼可能沒有你的一席之地? 也許你說,香港樓價高企,年輕人買房困難,那我們看看北、上、深, 70~80平米的兩房,地段不要太差,沒有400~500萬,恐怕也難以買到吧?而我居住的小區屯門,同等兩房也不過350~400萬港幣之間,這裡到中環中心區的大巴裡程也不過30~40分鐘,而且早上基本不會堵車,車上每人都有座位,還可以在車上小睡一會補覺。我們還不要說兩地薪資的差距,北上深的樓價已是多少剛到這些城市的人的心中之痛!租售比,上海2%、深圳1.7%,香港3%,這些數據的背後有多年輕人、新移民的無奈和痛苦!

匯集世界級頂尖人才

所以在香港生活的越久,越發覺得香港的美好。這種美好,不在於你能賺到多高的薪水,不在於這裡有多麼好的醫療體系,不在於這裡有多麼好的教育資源,不在於這裡有多麼優良的秩序,更在於這裡匯集了多少世界級的頂尖人才和對於追求事業的年輕人來講的機遇。每一次坦誠的交談,都是一次思想的升華和視野的擴展。只有你願意打開你自己,你將不斷獲得意外的驚喜。 所以,雖然我仍然操著滿口鄉音的廣東話,雖然我是個「新移民」,雖然我也會偶爾遇到一些並不那麼友好的香港人,雖然每天過關還會看到很多的「水貨客」而帶來的不便和時不時看到他們與警察爭吵的畫面,雖然我還是偶爾會懷念家鄉一望無際的麥田,雖然我偶爾也會想起當年在家鄉那些簡單快樂的日子和純樸善良的人們,但我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再漂的「港漂」,一個個徹徹底底的「新香港人」。 作者:匯凱博資管合夥人、投資總監兼基金經理李攀 圖:文匯報 http://info.wenweip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37762-page-2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