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會」發表首份土地及房屋政策研究報告,建議政府推出「補貼置業計劃」,新建公營房屋不分公屋或居屋,全部可買可租,或者先租後買,以低至半價售予申請者,冀望將來八成港人能擁有自置居所。
基金會不但倡議新建公營房屋以五折出售,甚至希望政府向銀行作出擔保,以九成半按揭貸款提供予購買者。換言之,即是一個市值400萬的物業,以200萬出售,首期只需10萬元,這樣的話,相信只要有一份正當職業,個個港人都有能力買樓上車,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安樂窩。
團結香港基金會是前特首董建華牽頭創辦,今天提倡的補貼置業計劃,難免令人想起當年的「八萬五」,當年的「八萬五」房策希望七成香港人擁有自置居所,今天的補貼置業計劃目標更為宏大,假如能讓八成的港人達成置業夢想,的確是十分偉大的願景。
董建華宅心仁厚,十多年還没有放棄為港人爭取自置居所的計劃,這種建議肯定受到大多數市民歡迎,看王于漸教授在電視機上振振有詞的發言,便知道多有信心可爭取到社會支持。就像當年的「八萬五」房策,剛推出時也是博得了一時掌聲,今天這種建議已經成為爭取民意的新常態。
筆者認為說說倒是容易,但落實會好困難,當年讓七成人擁有物業尚且做不到,今天更進一步要八成港人達成置業願望,恐怕又是一番空談。大家先看看長遠房屋策略,訂明未來十年興建49萬個住宅單位,其中29萬個屬於公營房屋,20萬個是私營房屋。但政府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未來五年僅有九萬八千個公營房屋落成。以這樣的進度來看,即使全部公營房屋轉為半價出售,也多不了很多港人成功置業。
另一方面,如何增加土地供應是老生常談,雖說本港仍然有67%的綠化土地及郊野公園可供開發,但是,要取得環保團體和保育組織支持,談何容易?此外,建築工人短缺也是一個大問題,即使真正覓到土地,人手不足也蓋不成這麼多樓。工會指出,現時業界仍然欠缺約一點五萬個技工,當局的當務之急是吸納更多建築業新血,否則應付不了日益增多的建屋量,或許會出現因趕工而導致短樁事件重演。
當然,更重要的是,要人人有房屋居住,還是個個可以做業主?如果期望八成的市民自置居所,那麼,房價一定要訂得很低,低到大多數港人均可以負擔的範圍。如此這般,香港要改走低地價房策,改變現行的低稅制政策,土地方面的收入將大幅減少,而利得稅、薪俸稅等方面要大幅增加,希望人人有自置物業的港人,必須作好心理準備。
圖:NOW新聞台截圖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157308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