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回歸20年以來,香港特區政府只是看守政府,今天香港的很多法例、規定、指引,仍然是幾十年前的化石,政府部門一直因循守舊,按照老一套辦事,根本沒有想過與時並進。為什麼呢?這日申訴專員公署批評康文署圖書館浪費資源,我從民政事務局局長和記者的對答看出了一點端倪。
事源申訴專員公署批評圖書館沿用上世紀90年代的的指標,「每年採購不少於70萬項館藏」,但這些年圖書早已電子化,現在再去借閱實體圖書的人實在不多,結果買書開支年年升,借出的圖書卻逐年下跌。如此不合理的現象,難道康文署的官員不知道?應該將資源從買實體書轉為發展電子閱讀服務,婦孺皆知吧!但為何不作為呢?我本來沒什麼好解釋,不過看完記者對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的提問,我明白了。
記者首先問:當年(90年代)的指標是市政局定的,而市政局是民選的,現在如果再定指標,怎樣令公眾信服呢?繼而再問第二個問題是,再訂指標,採購會否過分偏「紅」?唉!這都全中我的一句名言:「香港窮得只剩下政爭」。
明律審清朝官?
聽完記者的提問,我覺得好搞笑,又有好多問號。電子化年代繼續花大錢買實體書,一定是錯,要修訂指標毋容置疑。記者竟然可以扯到市政局民選和現在民政事務局不是民選?難道現在沒有民選的市政局了,就什麼都不能做?當年的港督也不是民選的啊,那請問港督又是如何令公眾信服的呢?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政體,有不同的授權方式,你用當年港英政府年代的做法來質疑現在的特區政府官員?那豈不是拿明朝的律例來審清朝的官?過時的規矩應該改,這個問題跟政治無關。至於改規矩之後買的書是偏「紅」還是偏「黃」還是偏「藍」,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嘛。如果改了規矩之後,記者的確發現購買的書的政治傾向改變了,再來問這個問題嘛,現在根本連規矩都沒改,就問,屬於假設性問題,其實莫須答。
打個比喻,我家裡打算拉條網線上網,這個是技術問題,你突然問我:「拉了網線打算上什麼網?上百度還是google?上咸網還是甜網?睇蘋果日報還是環球時報?」大佬啊,反正與時並進是應該上網,不是嘛?上了之後如果規管,或者一個星期上多少次咸網,到時候再講啦。香港又無防火墻,你兩邊都可以上啊,為了確保「政治正確」,乾脆連工具都唔要?
窮得只剩下政爭
現在,我明白為何特區政府一些部門會一直處於看守政府狀態了,因為這名記者的這些泛政治化想法,其實也是很多政府部門人員的心聲。他們怕,怕什麼事做了之後,會被政治算計。回歸20年,但人心沒有回歸是事實,最好就繼續沿用港英律例就不會有錯,如果港英年代的電腦、電話還能用,想必他們連這些設施都不敢更新換代。
不但如此,看守政府的表現,還表現在不能問責。連馬化騰叫林鄭月娥實行問責,不能輸入更多人才的就問責。林鄭說:「不能隨便炒人」。的確不能隨便炒,尤其是只要是黃色陣營的人,一炒就成了政治議題,過去港台炒人的事還少嗎?所以,看守政府是怎樣煉成的?因為窮得只剩下政爭,所以老規矩不能改,一改就會被人質疑「染紅」,所以無需作為,反正只要你夠黃,炒人就是政爭。在這種環境下,正常人都懂得如何明哲保身吧。
原圖:網絡圖片
https://www.uab.edu/medicine/cnc/community-outreach/132-community-outreach/141-brain-awareness-week-2015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