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兌現了競選時的承諾,將於下月份發表的施政報告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計劃還沒正式實施,坊間已有多個預測:(1)按照家庭負擔能力定價。(2)售價比居屋更低,是市價的一半。(3)不設收入下限,上限約7萬至8萬。(4)轉售較居屋嚴格,只可回購給政府,不能享有樓價上升的好處等等。
地產商趕下月前沽貨
政府通常會在政策推出之前,預先放風試測外界反應,俗稱「試水溫」,如果出現太多反對聲音,會作出一些修改甚至擱置有關計劃。不過,房屋政策一般受到的阻力較少,歷屆政府均視之為重中之重,原因是房策(包括辣招)本身就是爭取民望的重要武器。林鄭非常聰明,一上任馬上成立土地供應專組,將尋找土地的責任推給民間團體,減少官員被問責的機會。
這麼龐大的30人專組代表了甚麼?代表開拓土地資源非常困難,政府是傾盡全力了。然而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在政府多番推介和放風中,始終沒有提到首置盤所推的數量多少,或者目標多少。這是最關鍵的數字,或許政府也沒有底,所以才將這個「波」推給社會。
有評論指首置盤計劃直接搶奪首置客,將對細價樓帶來衝擊,讓小單位價格下跌。這個見解表面上看有其道理,從近期地產商爭相推售細單位樓盤,盡量趕在10月份施政報告出爐前沽貨,便看得出發展商也感受到一定壓力。不過,雖然後市有一點不明朗,但是發展商並没有減價促銷,新盤繼續暢銷,價格再挑戰新高,連偏遠的屯門新樓竟也賣到每呎1.8萬元。
對樓市衝擊屬未知數
筆者認為港人首置上車盤,對樓市有何衝擊仍是未知之數,首先要看供應的數量有多少,如果只是一兩千個單位,或者是代替了部分居屋的數量,那便作用不大。此外,土地專組開拓的土地有沒有實質上的增加,即是在原定的3萬多公營房屋,以及2萬左右的私樓目標中,額外增加首置單位,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政策便會失效。
更重要的一點,如果首置盤只可回購給政府,不能有升值空間,那麼就是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購買首置盤並不比居屋優勝,只是美其名做業主而已,跟新加坡的「組屋」也有點相似。港人羨慕星洲有近8成人成為組屋業主,但是星洲人平均財富卻比香港人低很多。所謂「有辣有唔辣」,選擇居住面積大一點,還是選擇升值空間多一些,真是見仁見智、各有各好。
原圖︰林鄭月娥Facebook、大公報
https://www.facebook.com/carrielam.hksar/photos/a.745574808955421.1073741828.743410059171896/776164975896404/?type=3&theater
http://www.takungpao.com.hk/hongkong/text/2016/1001/27887.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