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的普遍認知,皆認為「成化無大器」。我在整理成化出土殘器的過程中,發現了一隻「孔雀藍釉花盆」,盆高30cm,敞口,濶沿,流線順收至腹,盆作六方,分作六瓣,每瓣之間刻雙弦紋,每面暗刻百合紋,釉面光潤瑩潔,器身厚重沉穩,為罕見的一件成化大器;而另一件耳熟能詳之成化大器,則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高41cm之「成化青花纏枝蓮紋葫蘆瓶」。 如眾所週知,成化時製瓷仍專用「麻倉土」,謂之「官土」,品質最佳,唯慢慢用竭,成化之後已無,而青花所用之「蘇麻離青」鈷料亦無繼,成化中、晚期已改用「平等青」。優質瓷土及青花原料,歷朝皆價高;而成化時期,原料供需失衡。尤其是生產鬥彩,生產工序複雜,先用瓷土,再用鈷料,高溫1300度燒造,製成半成品,後始填彩,從出土其他鬥彩殘器觀察比較,淘汰品以縮釉、窰縫、釉泡、夾底、毛邊、漏釉、變形、漏描青花輪廓等瑕疵最多,可推斷當時品管標準雖極嚴,但生產過程中,卻無法作適度品質管控,估計如生產大器,更難控制,次品相應更多,耗費原料更甚;而後處理填彩完成後,以低溫800度二次入窰;通過觀察其他出土鬥彩殘器,成器瑕疵品除部份尚保留半成品之缺點外,以脫釉,沾染、漏填彩居多,亦可推斷當時的半成品檢查程序,尚有改進空間。 以上種種,皆為製陶瓷者的普遍經驗。在缺乏優質原料供應之情況下,而成品率又偏低,浪費物力之鉅;更兼成化恢復御窰廠生產後,因停頓過久,燒製大器之技術,一時較難掌握,勉強為之,耗費更多。有理由相信當時多做圓器,少做琢器,多做小件,少做大器;雖然一般認為是成化帝之「小雞腸肚」;但愚見認是原料控制之原因多於其他。 圖:由作者提供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