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熱 (Chinoiserie) 代表着西方國家對東化文化嚮往,中國自明代隆慶 (1567-1572) 開關後,來華的傳教士把中國的文化和典籍等帶回歐洲,導致整個歐洲在17世紀末至18世紀末時之間的康雍乾三代盛世掀起中國熱。其實在十六世紀以後,西方這中國熱,已擴大到廣泛對東方文物的迷戀,例如英國皇室的東方文物收藏以波斯、印度文物為主。當時因為中國以瓷器聞名,而日本則以漆器著稱,所以有一段時期歐洲以 China 和 Japan 二國名作為瓷器和漆器的代名詞。但不表示瓷器的英文名稱就是 China,這點從前在拙文《邁森底款》內談過,不贅了。 最先搞中國瓷器貿易的外國人,應該是從16世紀初開始,最初葡萄牙人,繼而是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當時收藏瓷器,乃歐洲皇族之間的財富和身份的象徵,在歐洲,凡是官殿必有藏瓷;瓷器亦是貴胄之間饋贈之第一選擇。後來這中國瓷器熱收藏延至民間,半作炫耀、半為異國風情,乃一時風尚。
當時的西洋繪畫藝家,例如擅用新穎筆法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畫家喬瓦尼貝利尼 (Giovanni Bellini 1433-1516) 畫的《眾神的盛宴》 (The feast of the Gods) 裡的青花大碗。法國畫家積加連納 (Jacques Linard 1597- 1645) 的《五行四方》 (The Five Senses and the Four Elements) 裡的詩文彩瓷碗,都是以中國瓷器入畫。今日看他們的畫作,確反影當時的時尚、背景和時代文化。 至於名聞國際的大英博物館 (The British Museum) 的藏瓷系列,首批入館瓷器乃在1644-1722年間的德化瓷,負責購置者乃當時大英博物館的行政管理人法蘭克爵士 (Sir Augustus Wollaston Franks 1826-1897) ,他除代博物館收購藏品外,自己也大量收藏中國瓷器,他被譽為當時最偉大的收藏家之一及大英博物館有史以來最重要的館員。 其實德化雖然是外銷瓷,但精品不少,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皆有收藏,以德國做例,國立美術館 (Nationalgalerie) 藏了1200餘件;而茨温格宫 (Zwinger Palace) 亦藏400件,聞説是從1250件藏品選出來的。當然大英當日的藏瓷,也不見得件件是精品,直至經過1851-1864年間的太平天國;1856-1860年間的鴉片戰爭,和後來自1900年6月10日至1901年9月7日455天的八國聯軍等事件之後,再加上英國擴張東方殖民地勢力和在中國的租界,與及清政府滅亡後等等元素,許多掠奪或流失自清宮的精品、珍品始陸續出現在歐洲拍賣場或私人市場,英國始進入收藏中國瓷器越來越精的階段。 及至1920年,東方陶瓷學會 (The Oriental Ceramics Society) 成立,更標誌著研究和收藏中國陶瓷的匯粹菁華。其中又以大維德,即二等男爵戴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Victor David Ezekiel David, 2nd Baronet 1892-1967)最具代表性,他收藏瓷器,又資助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研究中國藝術,把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翻譯成英文,又設立中國藝術圖書館;但最為人稱道者,為他成立的「戴維德基金會」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在1952年設立了博物館,向公眾陳列他的個人收藏自晉至清1700件陶瓷重器,他對中國陶瓷界的貢獻,實在讓太多好名的我國陶瓷專家和大藏家汗顏無地。此位於大英95館的大維德加上大英本身的33號館內另外一千七百多件指標性的中國陶瓷,與1965年在外雙溪建館的台北故宮博物院,和1972年文革後重新開放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是陶瓷發燒友的三大殿堂。 我70年代留英時,華僑以港人為主,一般生活較為純樸,瓷友除假期鎮日穿梭盤桓於各大博物館陶瓷展館之外,各大古董店及二手貨場亦是必到之地,但消費較為保守;不比現在經濟發達,各省籍華僑亦有組成陶瓷會社,聞每月都有聚會,競拍和採購活動亦頻,手面也較寬了。 圖:作者提供(頂圖為從中國來的神仙 - 德化白瓷)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