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出之日正值「五四運動」106周年。當年的年輕人為了救國,呼喚「德先生」和「賽先生」。上世紀末九十年代初,甚至有學者說「歴史的終結」,指出西方國家自由民主制的到來,可能是人類社會演化的終點,是人類政府的最終形式。然而今天美國的情況,令支持西方民主的學者大跌眼鏡:原來民主真的可以選出民粹領導人,繼而成立一個草台班子,胡亂執政,擾亂世界。
4月中時,筆者和大學時代老友一家三口到貴州省旅遊,筆者做他們一家的司機。貴州由於天氣和地理環境,一向有「天無三日睛,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之嘆。然而筆者在貴州省的貴陽、肇興、都勻、赤水和茅台等地自駕,發覺貴州近年真的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貴州省的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高架橋樑星羅棋布,這是執政黨成功治理的最佳體現。
對民眾來說,有獲得感、繼而有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你每隔幾年給我一個「民主夢」、「投票夢」,然後甚麼都沒有變,甚至倒退,這樣的民主對民眾又有何好處?
筆者有一位來自東南亞國家的朋友,他說他所在的國家的政府經常說:「government change」,便可以把政績不佳的事搪塞過去:上屆政府執政黨答應的事,因為政黨輪替,故可以不算數;現屆政府的執政黨答應的事,大家耐心一點,很快會有結果。怎知數年後,又來一次選舉,於是又來一次「government change」,然後一切推倒重來。和筆者一起到貴州省旅遊的大學老同學便說:「我們年輕時,重視『德先生』,中國共產黨重視的是『賽先生』,反而令貴州民眾得益。」
當然,我們國家也走過彎路。十年文革是中共在1981年6月底時,以中央委員會決議形式加以否定的。這便說明每一個制度都不能避免艱難探索。
但以今天的成績計,尤其筆者在貴州省的實地考察,治理成績驕人,民眾的幸福感不斷提升。若把眼光放到全國來看,我國由全球不起眼的經濟體,在40年間一躍而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的和平崛起是人類歴史所未曾有過的,這裡最關鍵的四個字就是「和平崛起」:我國不是像某些西方國家一樣,靠掠奪來積累原始資本,靠剝削殖民地來推動其本國繁榮;我們中國是依賴執政黨的精明決斷、同胞的不辭勞苦,以至一眾企業的力求創新而得來的。這樣的成就,是我國近200年來最輝煌的,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也是得來不易的。
設想若我國是「德先生」先行,相信了所謂「歴史的終結」,全盤引入西方式民主制度,今天我國會怎樣?極可能是政黨惡鬥、紛爭不已,最後一事無成,甚麼基建都做不了,更不可能有神舟的二十次探索宇宙,也不可能率先探索到月球背面。
還是那句話: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要因應其本國實際情況來建立其政治制度。這便仿如穿鞋子一樣,只有你本人才知道這雙鞋是否合穿?是否不「夾腳」?我們港人也不要迷信西方式制度,特朗普2.0的所作所為,令世人懷疑「民主燈塔」的作用。特朗普的民粹式治理、草台班子的施政,也令世人明白所謂「一人一票」,原來不可以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原圖:Donald Trump Facebook影片截圖、Pixaba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N2fLMxs7Ak
https://pixabay.com/photos/buildings-city-skyline-cityscape-1867726/
https://pixabay.com/photos/america-usa-banner-flag-american-3005258/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