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走上由治及興的道路以來,由政府到社會各界,想發展、謀發展的意願是大大增強了,但整體發展的速度還是需要加快。社會求變,但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新聞,說要等待諮詢、修例等等環節上,動不動要搞一兩年。我就想:其實香港社會能不能有點「拿來主義」,學習一下內地改革開放初期的精神,什麼事先模仿別人做了再說。
港交所早前公佈惡劣天氣開始諮詢方案,日前金管局向銀行發出通函,要求銀行開始進行必須的規劃工作。筆者早在多年前就曾經撰文,批評香港打風停市是不合時宜,直至今年一場颱風過後,有關當局才下定決心檢討這件事。但整個過程又諮詢、收集意見、制定規則再落實,最快也要差不多一年才能成事。
再例如香港要發展氫能源巴士,但礙於現行法例不容許氫通過海底隧道,因此巴士只能在九龍行走,又要等修例之後才可以過海,相關過程少不了又是三兩年。
一般而言,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更多是模仿、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例如內地改革開放初期,珠三角很多地方都是來香港取經。「香港都是這樣做的」,對當時內地似乎就是信心保證。例如如何管理樓市、股市,如何經營賺錢,都是學香港那一套。說實話,當其時很多都是抄襲、模仿,根本沒有經過深入論證。代價是有的、不適應的地方也有,但當其時要的是速度、效率。
但香港是成熟社會,因此反思都必須經過深思熟慮、再三論證。我認為,當我們有比較優勢的時候,這樣做是比較合適的;但當我們的比較優勢逐漸喪失之後,繼續如此就顯得有點不思進取,甚至會令社會日益落後。
例如惡劣天氣如何開始,其實世界各地有很多現成的方案,紐約、東京、上海、深圳等地,大颱風/颶風都是照常開始的,別人如何操作,我們不妨將別人的做法拿過來,找有經驗的人參考比照一番,然後就在香港推而廣之好了。在落實層面,更多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才能快,而不要樣樣等慢慢修例。
就在筆者執筆當日,特區政府多個政策局代表就聯同商界代表舉行跨部門跨界別會議,商討統籌各界別鼓勵本地消費。對此我認為用意是好的,但做法未免拖沓。香港做事很喜歡成立各種各樣的委員會、小組,然後開無數的會議,得出來一個「阿媽是女人」的結論。這種做法顯得程序大於結論。香港要刺激消費、激活旅遊,需要新思維、新點子,業界如果是有可操作的新點子,早就自己付諸實施了。各界對政府有何建議,也應該提出之後就積極嘗試,何須開大會商討一整套方案呢?更重要是積極引進別人的模式、引進別人的人才。看到別人發展什麼業態能吸引人,就直接拿過來用;誰在其他地方搞旅遊搞得有聲有色的,就直接請過來搞香港旅遊。雖然這些模式、人才未必適合香港,但發展就是需要新的衝擊。而適應的過程,是在衝擊的過程中慢慢實現的,我認為這才是成功應有的路徑。
魯迅提出「拿來主義」的時候,是中國被西方列強欺負,中國相對很落後的時候。我認為香港現在也應該有點「拿來主義」的勇氣,不要再消磨時光了。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圖:文匯報
https://dw-media.wenweipo.com/dams/share/image/202303/02/64007970e4b05e2c130dc050_v1.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