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消費市道低迷,旅遊業復甦未如預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夜市經濟卻突然成為香港政商界熱論話題,因為「財爺」波叔近日拋出夜市概念,認為搞旺夜市可以在短期內為香港旅遊、消費市場帶來明顯的刺激作用,輿論、官員、議員紛紛唱好支持,但筆者對此並不樂觀,因為「有膽講」卻「冇心做」似乎成為今天政圈的一種不良風氣。
為何說官員「有膽講」卻「冇心做」?雖然今天的香港沒有成規模的夜市,但香港人對夜市並不陌生。1970至1990年代的香港,夜市已經是香港市民主要的消閒方式,香港的夜市之所以退出歷史舞台,除了消費模式改變等因素外,政府管理政策的更改也是毀滅夜市經濟的元兇。因為衛生、都市規劃、市政管理等因素,政府其實並不鼓勵夜市經濟。例如1996年取消租務管制令到租金飛升,不利小商號的發展,這也是造成零售市場上形成連鎖店逐步蠶食特色小店的關鍵原因。夜市還可能產生衛生、噪音、人流交通等問題,這都需要改變政策來配合發展,如果政府要發展夜市,又是否有勇氣改變這一連串政策?
很明顯,當官員拋出「夜市經濟概念」時,想的大概是台北曼谷夜市繁華的景象,但背後運行的邏輯與配套服務,顯然並沒有細心思量過。在夜市經濟發達的台灣,各縣市政府都有專門的部門跟進夜市發展,一方面配合市政,另一方面結合青年創業與文旅行業共同推進,真正將夜市打造成可以帶動地方經濟、旅遊經濟的一個產業。很顯然,香港的夜市並不會因為官員的美好願望就生機蓬勃。
對本地顧客來說,夜市是一個生活休閒的地方,對外地旅客來講,夜市是一個體驗香港本土文化的地方,顧客可以在這裡享受美食、行街購物、玩遊戲看表演,一次過滿足多個願望。對經營者來說,夜市是一個可以小本創業,發揮創意的地方,特別適合年輕人嘗試創業。
政府2015年高調推出美食車旅遊項目,但結果草草落幕,很多經營者血本無歸,主要投訴政府在停泊位、人流管控、衛生管理等方面都沒有考慮經營者的實際需要,如果今天的政府真的有心推動夜市經濟,應該告訴業界同社會,政府將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其實夜市並非沒有可能重現香港,政府與其費煞思量研究其他地方的夜市經濟,倒不如真正用心優化現在各區都有的熟食中心,讓市民同遊客可以用經濟實惠的價錢,在一個優良的用餐環境內享受到香港的地方美食,並且以熟食中心為基礎,配套一些休閒娛樂設施,基本上已經可以發揮夜市「食、玩、遊」的基本功能。如果政府連這件事情都難以做到,而要憑空打造一個「香港夜市」,你相信嗎?
原圖:文匯報
https://www.wenweipo.com/a/202307/10/AP64ab5607e4b043f3863b1df9.html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