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近期發生多宗涉及懷疑精神病患者或康復者傷人的慘劇,令精神病患者和康復者的支援問題受到關注。我認為,本港對精神健康的資源投放長期不足,政府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但遠水難救近火。與此同時,人的精神健康與居住環境、生活環境密切相關,並非單純的醫學問題,而是一項社會綜合工程。現屆政府持續改善基層市民的居所,解決劏房問題,改善公共活動空間,吸引更多市民參與活動、親近自然,這些舉措都有利於改善港人的精神健康,發揮「治未病」的效果。而即將在年底選出的新一屆區議會更有望發揮有為作用,協助改善社區居民的精神健康。
精神病患或精神亞健康狀態,在現代社會並不少見。根據世衞組織資料,一些常見的精神疾病正在不斷上升,在1990至2013年期間,全球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的人數上升近50%,全球近10%人口受到影響,精神疾病佔全球非致命疾病負擔的30%。本港的情況同樣嚴峻,2015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每7名港人中便有1人出現不同程度精神健康問題,而過去3年新冠疫情令不少人壓力大增,使人感到孤立和身心俱疲。至於患上精神病的患者,則由2011/12年度的18.7萬人增至2020/21年度的27.1萬人,十年間增幅約45%。
與此同時,本港精神健康服務資源嚴重不足,全港只有456名精神科醫生和600名臨床心理學家,以致輪候政府精神科門診新症動輒要等上1年半。增加資源固然是解決問題的一方面,政府在聽取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意見後已退出「5+5」支援措施,但精神科醫生培訓需時,政府應認真思考公私營協作分流,讓病情較輕的病人分流到私家診所。
與此同時,本港的社區力量來自方方面面,過往包括區議員、社區組織、志願組織,以及即將成立的關愛隊等等,都能為社區關懷發揮建設作用。只是過去幾年隨著區議會被政治化,這些社區力量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未來的新一屆區議會應該發揮更大的統籌作用,積極拓展基層市民的活動空間。
中醫有所謂「治未病」的說法,也就是在未患病的時候先解決致病的元素,這比患病之後再來治療更重要。這個理念對精神疾病而言尤其有啟發。我們應該更深入思考如何改善我們的環境,減少可能引致精神疾病的因素,實行釜底抽薪。從而形成一個醫院治病,由區議會領導的社區治理「治未病」的多層次精神健康體系。
哲學家柏拉圖說過,人存在着兩個世界,一個是精神世界,一個是物理世界。兩個世界互相影響。大家接觸的事物多了、空間大了,自然會覺得有無盡可能,就不會令自己精神崩潰。港人只要擴闊自己的世界,看到自己在社會發展中的前景,就不會「鬱到病」。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824888/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