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展北部都會區,特區政府勢必會回收大片土地,徵地本身就伴隨麻煩與壓力,過去不論是棕地、農田還是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在徵收發展過程中都有諸多麻煩,這個過程中觸動多方利益包括環保人士的反對、對受影響持份者的安置等。每每這時候就會出現各種聲音向政府哭訴自己的處境,近期就有不少打着環保回收的企業向特區政府訴自己的苦水,為自己爭取最大化權益。
過去多年,綠色環保問題被大家越來越重視。為此環保署推行許多防止和打擊污染的計劃,包括廢物回收計劃等。例如,運送物資來港的發泡膠箱,過去一直運返內地處理,但今年因為疫情原因,特區政府便在5月鼓勵資助本地環保回收商開設發泡膠的生產線,每天把不少原本運往堆填區的發泡膠箱回收再造,如果最後能成功出口的話,政府將對每噸膠珠再提供4,000元補貼。
但這項補貼是有限期的,相關企業會擔心,政府有一天可能會中止補貼,恢復將發泡膠箱運返內地的做法,於是就提出「香港垃圾,香港回收」的口號。這個口號聽起來冠名堂皇,如果你去做街訪問大家,肯定10個有9.5個市民說好。但背後涉及多少成本和利益呢?卻沒有人告訴你。
環保回收是一項系統工程,除了要有回收工廠,源頭的垃圾分類、收集、運輸,整條產業鏈都需要協調運作,才能發揮最大效益。否則即使發泡膠回收廠能處理全港所有發泡膠,但回收鏈條跟不上也是起不到回收效果的。就以發泡膠箱舉例,回收之後下一步就是需要把它們壓縮成發泡膠條後,再加工成為再生塑膠粒原材料。但香港主要靠金融、服務業支撐,基本是沒有什麼工業的,不具備消化這些原材料的產業,最終這些回收品還是得靠出口去其他地方。現時都市回收物品中,超過8成都會運往其他地方作循環再造,只有不足2成在本地循環再造。如果把環保回收比喻成一本經濟賬,這樣一算成本效益就不高了。
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一點。香港本身就是一個很小的市場,類似於這種專門處理塑膠廢料的下游環保公司,一條生產線每天便能處理10至15噸廢料,根據全港每天產生約30噸發泡膠廢料計算,最多兩條生產線就能搞定了,換句話說,香港最多也就容納一至兩間這樣的這些工廠就足夠了。
如果真的「香港垃圾,香港回收」,會形成一個什麼後果?就是每一樣回收的產品,在香港很可能都只有一家回收廠在處理,充其量兩家很小型的。說白了我們市場太小了,最終結果就容易形成了寡頭壟斷,這些人很容易憑藉壟斷地位去要挾政府去給予更高的補貼,如果政府不答應他們隨時可以選擇不幹了,到時整個回收產業就沒法運轉了。甚至這些人還可以找媒體,控訴政府不支持環保產業,站在道德高地上面來控訴政府,脅迫政府只好乖乖給他們好處了。
我們不得不接受現實,香港是一個細小經濟體,不可能什麼事都自己做。硬要自己做,缺乏經濟效應的同時,必然形成寡頭壟斷、道德脅迫。我們的金錢儲備只會不斷被瓜分。這樣的後果,是高叫環保口號的人沒有告訴你的。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822089/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421087/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489953/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