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最近的社會焦點之一,筆者上周六也抽空與家人一遊。雖無北京紫禁城的恢弘大氣,但中華文化精粹濃於一室,配合策展人的巧心營造,別有韻味。筆者認為這是香港多元經濟的一條主要出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雖然國家早在「十四五」開篇時已經有明言,但香港對此也有一些輿論,但除了落成一個西九文化區,香港還為中外文化交流準備了什麼?
特區政府早前表示,香港在完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個新定位的新定位上有五大策略性方向,包括:建設世界級的文化設施和多元文化空間、加強與海外藝術文化機構的關係、加強與內地藝術文化機構的關係,以及善用科技、培養人才。
筆者認為在此基礎上有兩個更重要的措施要加快推行,一個是強化市民兩文三語的教育,另一個是普及全民文化藝術教育。
文化經濟與其他商業行為不同,不能單純的生產出商品,然後在一個美輪美奐的銷售櫃中成交。文化給予人的滿足感是一種抽象且主觀的感受,而且是多層次的,語言在這方面便顯得十分重要。比如外國遊客在香港故宮看著一件清代龍袍的展示品,他們會想知道為何龍袍一定要是明黃色?龍為何成為皇帝的專用圖騰?袖口上又為何有雲?這些器物上的細節,應該用遊客熟悉的語言,比如英語來分享當中的故事。
如果社會普遍具備兩文三語的能力,如果大多數市民都對中華文化及香港文化有更深認識,大多數市民都可以成為中華文化、香港文化的推廣者,透過自己的分享,讓遊客可以更直接體驗中華文化之美。
筆者在日本體驗過日本忍者文化,在澳洲體驗過當地的原住民文化,在成都感受三國文化,在獅城感受娘惹文化等,當中最深印象的是在獅城參觀娘惹文化的展覽:除了客觀可見的建築物與歷史文物,更重要的是當地社會所呈現的氛圍是否與相關文化主題貼切,而身邊的當地朋友可以用我熟悉的語言跟我分享娘惹的歷史背景。
由此可見,一個地方的文化氛圍,建築物群只是個基礎,更關鍵的是當中發生的文化活動,還有活動的參與者是否可以從中分享中體驗到文化的魅力。
中華文化作為世界東方文化的代表,本身就「自帶名氣」為全球人民所熱愛,這對香港也是無限商機。香港可以善用中華文化的優厚條件,還有得天獨厚的「一國兩制」。透過傳承自中華文化的精華,用國際熟悉的手法來呈現,用世界的聲音來講好中國故事、宣傳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讓更多外國朋友透過香港更全面地認識中國。
這是香港獨擅勝場的文化型態,也是協助國家在國際社會上「融通中外·文明互鑒」的獨特能力。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supplement/article/2308779/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