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Omicron)來勢如猛虎,隨著加強社區圍封強檢,單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達四千人以上(2月17日),專家卻預期疫情可能還未見頂。到底是「動態清零」與病毒決一死戰,還是仿效西方「與病毒共存」,卻在坊間引發討論。儘管官方已有態度,但社會似乎兩種聲音各執一詞。
所謂「動態清零」是一個持續性的抗疫工程,透過大範圍(甚至全民)圍封檢測,不斷找出病例、源頭及傳播鏈,然後消滅並阻止新源頭的出現,直到讓新冠疫情在香港消失(或可控)。而所謂「與病毒共存」也並非部分公眾印象中的「躺平」無所作為,而是透過普及疫苗,並控制感染人數,逐步弱化病毒的攻擊性,最終讓病毒成為類似傷風感冒一樣,殺傷力較弱的風土病。
筆者深信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與其討論孰優孰劣,倒不如說誰更適合。「動態清零」是一個高成本的抗疫工程,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查找病源,而且需要更高的成本去建設「抗疫圍牆」來抵擋外來的疫情侵染,在當今全球疫情數字高企的當下,再高成本的「抗疫圍牆」也不能保證百分百安全。
相比之下,「與病毒共存」會否是個更有效益的辦法?「與病毒共存」是透過提升疫苗接種率和「可控程度的社區爆發」,允許一定染疫人數產生自我抗體的所謂「自然免疫」的方式,最終達至全民免疫,優點是對經濟不會造成重大影響。
可惜是香港不適合推行「與病毒共存」。首先是仍有少數市民因為意識形態問題不打針不配合防疫工程;其次是香港是全球少見的高密度居住城市,傳播風險遠高於外國。特別在基層公共屋邨,每幢大廈住戶數千人,社區與社區之間聯繫緊密,對公共交通的倚賴也極大。一旦出現所謂「社區爆發」,很可能經由上下班人群,迅速失控成全港性大爆發,可見市民「與病毒共存」將引致「全民染病」並非危言聳聽!
更重要的是,「與病毒共存」蘊含一個容易被忽略的恐怖代價:就是在「全民染病」到「全民免疫」之間,首先是全民醫療需求大增,公共醫療開支大增,其他公共開支將受排擠的經濟損失。而更恐怖的是「染病到免疫」之間,其實是一個人類「汰弱留強」的自然法則,抵抗力低的市民會因此而死亡,當中好大部分會是長者、幼童、長期病患者等等。
以美國為例,每天大約有3000人死於新冠肺炎,以美國人口換算,若發生在香港,大約每天要死50人左右。不難想像,若香港每天有約50人死於疫情,那民心將何等慌亂,更何況就算成功康復,患者也很大機會留下永久的後遺症。作為香港市民,我們又是否願意冒著這樣大的生命危險,去追求「與病毒共存」,儘管「動態清零」看似是一個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kol/article/5858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