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核能新技術
建設釷熔鹽核電廠

2021.12.20 11:00 博客 林伯強

自從1940年代,二次大戰之後,核技術迅速發展。除了核武器之後,核能發電也被廣泛應用。傳統核發電是利用鈾元素作燃料的壓水式反應爐,其運作原理是當核裂變發生時,一個較重的原子核會分裂成兩個較輕的原子核和數個中子,例如鈾-235(Uranium)會分裂為鋇-144(Barium)和氪-90(Krypton)的原子核,在過程釋放能量,產生大約1000℃高溫,從而加熱渦爐中的水產生水蒸氣,再推動渦輪產生電力。鈾-235核分裂時,會放出兩至三個中子。如果附近有很多鈾-235核原子,這些中子便可以繼續令這種同位素分裂,從而造成連鎖反應,使能量釋放能不斷地持續下去。

在受控制的情況下,核裂變產的核能可以用來發電,是化石燃料以外的一大能源。但是,當核裂變不受控時,便會產生核事故,甚至演變成災難。例如,1979年美國的三里島、1986年前蘇聯的切爾諾貝爾,以及2011年日本的福島。

在切爾諾貝爾事件中,由於裂變連鎖反應失去控制,引起爆炸,令大量核輻射洩漏到四周。在這次意外中,31名工作人員死亡,500多人受傷,附近幾萬名居民必須疏散。放射塵經由風、空氣、水、土壤和農作物擴散到整個歐洲,影響的範圍廣泛,並且持續頗長時間。

另外,核電站製造的核廢料具有放射性,處理和儲存這些核廢料時,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核廢料必須送往處理工廠,有用的原料會從廢料中提取出來,剩餘的廢料會儲存在鋼質圓桶內,長年埋在偏遠地方的地底下。

為了解決能源危機,以及避免核事故發生,美國、法國、日本多國早在1960年代開始研究利用釷(Thorium)元素來代替鈾元素進行核裂變發電,但由於釷元素的腐蝕問題,導致研發技術緩慢。另外,因為鈾元素分裂出來的副產品鈈元素能夠製造成核武器,具有戰略價值,以致鈾元素核電廠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世界各國仍然繼續釷熔鹽反應爐的研究,例如荷蘭核研究諮詢集團(NRG)在2019年完成首次熔鹽核燃料輻射測試,而中國則在2021年7月公布一項商用熔鹽核電廠方案,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計劃在沙漠地區建置100MW熔鹽核電廠。釷雖然也是放射性化學元素,但放射性遠低於鈾,而且釷蘊藏量更豐富,例如中國釷儲量為世界最大,能夠自給自足20000年。其次,釷元素的副產品也無法製造核武器,產生較少核廢料。再者,釷熔鹽核電廠不用水冷卻,能夠在內陸沙漠地區設置,減少使用水資源和水質污染。

在熔鹽反應爐中,釷元素並非固體燃料棒,而是溶解於熔鹽。熔鹽在高溫下流過反應爐,液態鹽充當冷卻劑。如果不幸發生核洩漏事故,熔融釷也能迅速冷卻和凝固,減少輻射擴散量,減少環境污染。中國計劃2060年實現碳中和,因此身為排碳大國,得加快腳步建置再生能源或其他低碳能源;2030年在甘肅武威沙漠地區建置第一座商用釷熔鹽反應爐,目標是在中國中部或西部沙漠和平原建設多個釷熔鹽反應爐。

這個供電體系將朝着「西電東送」前進,即在人口較稀少的西部地區建置多個反應爐,搭配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場等能源,為人口密集的東部提供清潔而穩定電力供應。另外,這個計劃也打算應用於「一帶一路」基建項目,為歐亞非大陸提供可持續的能源供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共享共同的世界夢。

原載:大公報

https://www.tkww.hk/epaper/view/newsDetail/1470812390080778240.html

原圖:Pixabay

https://pixabay.com/zh/photos/energy-turn-pear-energy-transition-3141242/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