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醫委會罔顧市民求醫難之急
推倒保護主義
引境外醫生重拾市民福祉

2021.10.14 11:00 博客 沈運龍

香港的醫療系統一向被獲高度評價,然而,隨着人口老化及市民對醫療服務質素的期望提升,公營服務的需求持續增加,奈何本港醫生長期短缺,公營醫療系統長期超負荷,市民感受到本港醫生嚴重短缺的痛苦,尤其是基層和長者。根據政府新聞網的數據顯示,專科服務輪候時間頗長,部分需求殷切的服務輪候時間超過兩年,2020年醫院管理局和衞生署欠缺共710名專科醫生和準專科醫生。香港目前每1,000名人口,只有兩名醫生,遠遠落後於其他先進經濟體。

政府早前提出修例,為非本地培訓的海外註冊醫生來港執業,但醫委會和本地醫生抱持保護主義取態,多年來阻礙海外醫生獲得官方許可,將全世界的醫療人才拒於門外,成為解決本地醫生不足的絆腳石,就連外地名牌醫學院畢業的港人醫生,若要回港執業,亦困難重重,牽起連串風波。

促進醫療領域轉型升級

回想40年前,我到中東沙地阿拉伯發展事業,由賣沙石輾轉兩年後發展成鑽石商家,主要客戶就是那邊的幾間專科醫院的海外醫生及護士,可見雖然沙地阿拉伯不乏有錢人,問題在於人才落後,這幾間醫院固然請不到當地的醫生護士,於是聘請海外醫生護士,意想不到的是,這幾間專科醫院生意蒸蒸日上,就是因為醫院能提供專業醫護服務,並吸引鄰近國家的人士前來就醫。早在40年前,沙地阿拉伯的King Faisal Specialist Hospital廣納人才已經名聞於世。

由此可見,業界保護主義對香港非常不利,此舉阻礙完善的香港醫療系統,若可參考新加坡等地做法,建立機制讓海外培訓的醫生和專家獲嚴格質量的保證來填補本地的不足。一旦放寬海外醫生來港的門檻,令醫療資源充足的時候,便可提供國內以至東南亞地區人士來港就醫的機會,達至推動香港醫療產業發展,促進醫療領域轉型升級。

業界保護主義對港不利

本港醫生數目遠低於其他先進經濟體,但培訓本地專科醫生需十年之久,未能解決目前的困境。香港在已擁有良好醫療機制的基礎下,應當加快步伐確保其醫術水平能與國際接軌。我建議應大量聘請20%海外醫護人員,並由本地醫生護士帶領著,這不但可以解決香港醫療問題,急巿民所急,更可發展醫療產業化,甚至將舊式工廈改建成為專科醫院,加大力度將香港醫療制度及管理發展至國內大灣區市場,積極推動香港醫療「產業化」及「國際化」。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996496/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390546/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