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於2018年3月發起中美貿易戰,他以兩國貿易不平衡為由單方面向中國加徵關稅,後來又在科技、金融、軍事以及地緣政治等方面進行打壓。華為孟晚舟被扣押起訴一事,就看得出美國對中國科技崛起的敵意,從單邊保護主義開始,已擴大到政經各個領域。到了2021年1月,拜登總統上場,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更進一步達成共識遏制中國發展,演變成今天兩國全面交鋒的局面。
中美雙方對立主要在兩個方面,首先,是貿易逆差糾紛,如何實現公平貿易結構改革,避免美國諸多藉口對中國在所謂的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創新科技研發等方面,胡亂展開調查甚至制裁。面對美國完全從自己利益出發,單方面實施保護主義措施,中國必須大量開展經濟內循環,擴大內需自給自足,發揮世界最完善的工業生產鏈功能;更要提升國內創新能力,提升科技研發技術,降低對國外關鍵技術的依賴,降低對少數出口高端產品和個別進出口目標國的依賴。
其次,是如何應對在冷戰思維意識形態下,霸權國家對新興大國的戰略遏制。美國真正的問題是自己,不是中國,是如何去解决國內貧富懸殊問題、民粹主義、過度消費方式、特裡芬難題等等;中國真正的問題也是自己,不是美國,是如何建設高水平的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體制。貿易戰在本質上來說,其實就是一場改革戰,中國務必在美國以本國利益優先的背景下,向全球人民宣揚美好願景和樹立先進文明;在美國回歸單邊保護主義的環境下,以開明豁達的姿態走向世界;在美國到處開戰的處境下,全面建立與東南亞、日韓、歐洲、中亞等的自由貿易體系以實現各方合作共贏。特別一提的是歐盟集團國,這些吃過老美虧的國家,應盡量把她們拉攏到友好陣營裏。
我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從不搶奪侵犯別國領土,領導人經常提倡的是「合則兩利,鬥則俱傷」,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中美大博弈最終可能會出現以下4個結局:(1)中美完全脫鈎,出現東西對抗陣營,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如當年美蘇之間對峙。(2)中美合作雙贏,世界形成以中美為核心的兩大集團,就像德法推動歐洲一體化一樣。(3)美國遏制中國,美國繼續世界霸主地位,如美日貿易戰的結果。(4)美國走向衰落,中國趁機崛起,如歷史上大部分霸權國家最終沉淪,新興大國崛起。
筆者認為,出現以上第2或第4的結果是最合理和最有機會的。美國執政者應當認清事實,接受現實,糾正錯誤,中國人民不再是當年被壓迫的民族,今天的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強國,無論政治、經濟、科技和軍事等方面的實力仍然在不斷提升。只要中國堅守與世界各國團結友愛,堅持做好自己的各項目標計劃,堅定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就沒人能阻擋中國人民前進的步伐。
面對中美博弈,香港捲入漩渦,從政治層面來看,國安法的實施到反對派人士被捕等事件,美歐國家以維護人權、價值觀等為由,對香港官員進行所謂的制裁;經濟方面,西方國家揚言外資機構撤離香港,但近期只是停留在出口術較多,少有實際行動。筆者認為,影響投資環境只是短期心理因素,香港樓市近期錄得不少外資流入,說明做生意賺錢才是王道。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仍然具有獨特的地位和優勢,中國要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真正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仍然需要走出去、引進來,在一帶一路國策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中,香港擔當著不可取代的橋樑紐帶、超級聯絡人角色。站在歷史洪流的風口浪尖,不要驚慌失措,也不必慷慨激昂,中美摩擦會產生一系列陣痛,但最終阻擋不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香港,將在這個蛻變中再度騰飛。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