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另一個關鍵問題:治港,怎麼治?

2021.04.20 11:00 博客 吳志隆

上週在G報平台討論過「愛國,怎麼愛」,引來好些朋友的意見,加上最近參與多場有關「完善選舉制度  落實愛國者治港」的研討會,發現還有另一個關鍵問題值得討論:治港,怎麼治?

完善選舉制度,確立了愛國者為未來治港的必要條件。我們當然知道,「愛國者治港」的意義在於將香港的未來交給一群真心愛國的人來管理,這樣他們才不會因為個人利益出賣香港的整體利益。但愛國者又是否就等於是優秀的「治港人才」?這同樣是個關鍵問題,但仍未得到社會的充分重視,筆者嘗試在探討怎樣「愛」之後,今天與大家研究一下怎麼「治」。

「治港能力」的要求並不簡單,因為香港的情況殊不簡單。這是中國「一國兩制」下的國際金融中心,隨著中國在國際舞台的地位提昇,所面臨的外部情況也確實遠較過往更為複雜,2019年的經驗說明外部干擾已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不可不慎防。而在內部,人口雖不算多,但高度教育化且政治光譜分散,社會價值觀也是多元並存,這是香港的寶貴之處,但這種社會對公共行政的要求極高,無論是「忠誠的廢物」或者是企圖左右逢源的「兩面派」,都不足以擔任香港的領航者。

香港需要一批特殊的公共行政人才來治理香港,愛國情操只能確保政治底線,並不能解決這個城市面對的教育、經濟發展、貧困懸殊、國家安全等具體政務。在廣大的愛國者群體中,怎樣挑選出、培養出一批兼備出色公共行政、政治能力的人才,才是一國兩制能否落實的關鍵元素。

香港未來需要的公共事務人才需要熟悉國情、港情,瞭解國家與香港的政策與實際情況;有過一定公共服務的經驗與知識,有強大的奉獻精神;瞭解內地與香港不同層次的文化與民情,知道兩地社會對事件存在不同看法與價值觀;有中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理解國家發展與香港的國際地位之間的關聯。他們需要做政治判斷,也可以做公共行政決策,內通民情也要銜接國情,對外還要懂得國際行情,個性上既要有冒險精神、也要講究團隊精神。

上述這樣的人才在香港接近鳳毛麟角,並非是對香港人才素質的質疑,而是香港從來沒有培養政治人才、公共行政人才的空間與氛圍,教育系統中的尖子都往金融、專業人士等方面發展。今天的強大公務員團隊勉強可以應付行政需要,但涉及政治決策的事情,政治任命團隊往往搞出一個「大頭佛」,因為他們來自專業人士、商界背景,本身就缺乏公共事務領域的經驗與歷練,突然間將他放在這個位置上,並不可能指望人人都有「一理通百理明」的智慧。

最近看到國家透過清華大學繼續推動香港政務人材培訓班,顯示國家已經重視到香港政務人才匱乏的問題。但除了專業的培訓,人才的成長還需要具體的工作歷練,才可以更好地成長。是不是可以將區議會及地區組織調整成政務人才成長的培訓階梯?又是否可以考慮讓大型社會社團成為人才的培養基地?這些都是值得特區政府進一步研究的方向,為政務人才找出可供成長的多元階梯,香港的未來才有材可用。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333127/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