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公社科教育不容打「擦邊球」

2021.04.21 11:00 博客 穆Sir

課程發展議會上月底正式將通識科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在課程內容上亦從以往的六大單元減少至香港、國家和世界三大範疇,相對以往而言,內容鋪排的脈絡可以說是更加聚焦,從學生生活的香港社會一步一步向國家甚至全球發展。同時,改名後進一步釐清了科目宗旨,培養學生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同國民身份,並具備世界視野,建立正面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在課程考核方式上,一方面免除了「獨立專題探究」,減輕了學生的工作量,同時在評核上只設「達標」與「不達標」,筆者相信與往屆接近九成合格率的舊通識科對比,新學科要取得「達標」理應不困難,真的達至教育局經常提倡的「求學不是求分數」。

但新科的開展落實中,有教協理事老師公然在電視節目中稱,怕新科目中有所謂的「紅線」、教師不能教授國家發展的負面影響。筆者不禁反思一個問題,為何老師需要問這個課程「紅線」的問題?難道他就是希望知道紅線在哪,然後專門整理一些「擦邊球」的教材予前線老師,繼續荼毒莘莘學子?

筆者相信無論是任何一科的老師,我們都是採取正面教育,相信各位看官自小接受的教育應該都是教導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公民,而不是怎樣才可以在法律的漏洞中踩鋼線吧?何況在資訊自由的香港,學生在互聯網上接受各種各樣的信息,我們真的需要開設一科專門教授內地負面資訊嗎?答案顯然都是否定的。

香港回歸快將24年,但「愛國」在香港教育仍舊被妖魔化成為「洪水猛獸」,公社科的出現正是撥亂反正!林則徐曾寫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詩句,愛國不需要理由,愛國教育也是天經地義!

原載:文匯報

https://www.wenweipo.com/a/202104/13/AP6074af95e4b0476859b5feb3.html

原圖:文匯報

https://www.wenweipo.com/a/202102/08/AP6020b19be4b04e1918c5a3b2.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