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開門迎難民的立法會吳三桂

2016.12.03 08:00 時事 小喬

泛民政客,最愛說「普世價值」,最愛說「世界大同」,倡導以「大愛」來保護弱勢社群;這種理想主義,卻往往忽略社會成本,漠視社會的承受能力,亦慢慢導致「本土主意」的抬頭,為社會帶來撕裂與紛爭。 物先腐而後蟲生,在泛民政客的眷顧之下,一窩又一窩的「各國難民」,紛紛湧往香港,藉著社工及律師之助,提出「酷刑聲請」,經社工的轉介,領取各式各樣的食、住、交通及日用品津貼。 制度出現漏洞,自然會吸引不法份子組織各國「難民」偷渡來港,近年來提出「酷刑聲請」的數字直線飆升,引起了社會人士的關注。 基於人道立場,各國對「難民」都願意伸出援手,但近年發現混在其中的,卻是為數不少的「假難民」,透過制度的漏洞,參與「黑工」甚至「黑社會」活動,帶來不少治安的問題,所以市民對杜絕「假難民」的訴求,日見清晰。

打擊「假難民」動議 遭泛民否決

立法會日前辯論打擊「假難民」的無約束力動議,卻在泛民的反對下被否決,立法會內二十六個「吳三桂」,堅持要為所有「假難民」拉起「歡迎」的橫額。 政府公布的數字,酷刑聲請的審核程序平均為28個星期,但數字發現,當申請人提出申請後,平均需要13星期才能安排會面,開始審核程序後,超過八成的個案,申請人或其代理律師,都以「無故缺席」而不斷獲得延期;這個惡性循環,結果又拖長入境處對難民作出甄別的時間。 俗語說,「無鬼唔死得人」,多得一些「專業人士」的指點,令申請者不斷濫用酷刑聲請的機制,花在法援以及津貼的公帑,亦如流水般不斷增加。現在連一個無約束力的動議都被否決, 更遑論將來要作出實則的制度改革。

「大愛」他國人  卻攻訐內地同胞

論政,要情、理、法兼備,總不能以教條式的理想,妄顧現實的考量;花在這些「假難民」身上的每一分每一毫,都是納稅人的公帑,而這一堆又一堆留港的偷渡者,既無法取得工作,終日無所事事,聚集在社區的不同角落,卻是社會上的一個計時炸彈。 敢問泛民議員,你們只懂慷納稅人的慨,到底有沒有站在香港市民的角度去看待這個社會問題?內地同胞來港的「家庭團聚」,卻遭到泛民議員的口誅筆伐,懷仔的個案仍歷歷在目,但為何對別國則採取完全相反的態度? 一個談「大愛」的人,只懂愛周邊鄰里,卻要對自己的母親家人採取「隔絕」及「對抗」的態度。這又算是哪門子的「邏輯」? 原圖︰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6/1029/3385378.html http://hk.crntt.com/doc/1041/7/0/3/104170339.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4170339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相關文章
    沒有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