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訊】就香港大學校委會否決委任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為副校長的爭議,資深傳媒人褚簡寧(Michael Chugani)日前在《南華早報》撰文,駁斥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指該報專欄「公眾視野」(Public Eye)說「廢話」。他質疑陳太是否完全不能接受別人提出與她不同的意見?
褚簡寧指出,自稱民主捍衛者的人,他們希望無論自己說甚麼,人人都會認為起碼在道義上是對的,否則,你便是北京的「擦鞋仔」。這便是「公眾視野」所說關於委任副校長的爭議。
他說:「2月4日,我們對陳教授所謂北京喉舌《文匯報》對他進行『政治審判』的說法提出質疑:如果在一個言論自由的環境中,收集並揭發名人的醜聞是『審判』,那民主陣營的喉舌《蘋果日報》窮追猛打前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指他利用行會內幕消息(偷步賣樓),同樣是『政治審判』。」因為經廉署調查後,律政司認為並沒有足夠證據檢控林奮強。
褚簡寧舉出的例子還包括:2月25日,建議陳文敏棄選副校長,以結束這場爭議導致港大的痛苦分裂;8月5日,促請陳文敏點名並譴責那位被指勸他一旦當選副校長便應辭職的「神秘中間人」。「我們並不是說這事不會發生,而只是指出,因為它是這樣一個奇怪的要求,幾乎沒有人會相信,除非他(陳文敏)指出誰是中間人。」
褚簡寧續說:「10月7日,我們呼籲贊成陳文敏出任港大副校長的8位港大校委表明自己的身份,因為那些反對陳文敏出任副校的校委,身份已被洩露。我們認為,因為陳的支持者嘲笑那些投票反對他的人,因此聽取8位支持他的校委,說出各自的理由,是唯一公平的做法。」
「10月28日,我們認為,那些要求特首梁振英解釋為何李國章符合出任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資格的人,他們應該解釋為何李國章不能勝任?我們認為,無論指李沒有經過投票反對陳出任,還是說李會扼殺學術自由,都不是正當的理由,因為校委可以自由投票,也沒有證據顯示李已經扼殺學術自由。我們認為,學術自由並不只取決於陳成為副校長。 」
褚簡寧最後指出:「11月11日,我們認為,洩露(疑似)校委會會議錄音的匿名人士,只會是投票反對李國章的人,不能稱之為勇敢的舉報人,因為他出於政治目的,選擇性洩漏會議內容,並在不涉及做錯事的情況下投票反對李。」
褚簡寧強調,「公眾視野」不像陳方安生的所謂民主派般抺黑李國章,該專欄從未抹黑陳文敏。「事實上,我們不認識陳教授,也不會介意誰得到港大副校長的工作。我們只是表達意見,這有什麼不好呢?我們知道為什麼陳方安生認為我們寫的是一派胡言,因為我們不向她的見解『磕頭』。她討厭這一點。」
原圖:網絡圖片、網上視頻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