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買樓需一個信念和三個條件

2018.09.26 19:02 時事 蔡志忠

樓市目前被貿易戰、空置稅和加息等陰影籠罩,價格出現下調情況,中原城市領先指數近期有三周錄得輕微跌幅。這種情況將維持一段時間,起碼今年內難以扭轉劣勢,而最後一個季度的跌幅或會進一步擴大,估計樓價於下半年可跌5%至10%。 不少有能力但未買樓的讀者表現興奮,終於等到此刻來臨,然而他們心中仍有不少疑問,究竟現在是否到了買樓時機?筆者認為,首先,想買樓的朋友必須具備一個信念,就是要認同現在的樓市下跌是短暫調整,不是長期調整,這樣方可入市。否則,就應該選擇繼續等待,直到你認為樓市調整完畢為止。 當你確認樓市只是短暫調整,你就可以在市場上找筍貨,見到低於市價一成左右的樓盤時,便是吸納良機。要在此時置業,你還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你的身份一定要是首置人士,繳納的買樓印花稅只是在4.25%以內;第二,你是一個有能力買樓,但現在卻正在租樓的人;第三:你買樓的目的除了作為自住之外,還要具有投資價值。

辣招無效 應多建公營房屋

具備上述的一個信念和三個條件,那就可以入市買樓。樓市跟股市不同,一天不會有一個平均跌幅,樓盤不會整體跌一成來等待買家購買。也就是說,要找一個比市價便宜的單位,就要在叫價參差的樓盤中努力尋找,不是每個業主肯減價一成賣樓的,不信?去找地產代理看看樓便明白。 至於為何筆者認為樓價最多只會跌一成,上星期刊登的文章已經解讀過(可按此重溫文章),本文就不再次重複。香港樓價確實是易升難跌,為了安撫民心,特區政府不得不加推公營和資助房屋,近期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土地大辯論諮詢會,算是取得一定程度的進展,社會上對增加房屋供應的主流意見是填海,最好填夠兩三個人工島,提供過百萬人居住的住宅單位。 為了照顧基層市民的居住需要,公營和私營房屋的興建比例,可能會從6:4之比,改為7:3之比。港府已意識到香港樓價之高,非一般市民負擔得起,既然地產辣招幫助不了市民上車,不如多蓋一些公營和資助房屋。未來的樓市發展,私樓更加落進強者手中,如不想長期淪為公屋居民,在樓市調整之時,趁自己仍有能力,吸納低於市價的樓盤,趕上置業上車的尾班車。 原圖:文匯報 http://paper.wenweipo.com/2018/07/29/YO1807290003.htm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