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選舉如何成為民主?——古中國民主

2018.09.03 18:20 時事 林放之

17世紀,歐洲走向神權衰落。隨之而來300多年並不是新神統治,而是君王、貴族、人民三方對「皇權人授」解釋及落實的鬥爭。歐洲的政治發展趨勢,不是歐洲獨有的。古中國也經歷同樣的鬥爭,發生的時間要從公元前六世紀說起。在繼續談歐洲的民主發展之前,我們必須要說一下遠在東方的中國,因為古中國的民主思想和經驗,自17世紀至今,依然影響著現代歐洲及世界的民主發展。 古中國的民主體現,不在於選舉,而是在於人民授權政府和人民參與管治。歐洲在17世紀出現的「皇權人授」、「社會契約」等思想,中國在公元前6世紀或更早之前已經出現。17世紀英國克倫威爾建立第一個由平民統治的政府,歷時不到10年;中國在公元前3世紀平民劉邦建立漢朝,歷時400多年。古中國沒有發展出選舉制度,而是科舉制度。有才能的人,不論出身貴族還是平民,只要通過考試便可進入統治階層,直接參與社會管治。歐洲在19世紀引入中國的考試制度,打破以往貴族壟斷管治的局面。我們現代教育制度和公務員考試,都是繼承古中國科舉制度。

天命論易被濫用釀破壞

古代中國,最高統治者叫「天子」。顧名思義,「天子」代表的是神權。但是,古代中國和古代中東的神權政治有不同。古代中東各國鬥的是哪個神比較厲害。但中國古代只有一個神,叫「天」。第一代「天子」是距今四千年前的夏朝。在公元前17世紀,商朝君王湯推翻夏朝。據儒家創始人孔子在公元前六世紀所編著的《尚書》記載,商湯推翻夏朝的理由是:「夏桀多罪,天命殛之!」《尚書. 湯誓》。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推翻商朝,指責商紂王:「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尚書. 牧誓》。 這兩段話出現兩個現代政治概念。第一,「社會契約」:君王犯罪破壞社會契約,例如對百姓施虐,可作為推翻君王的理由。第二,「皇權神授」:上天授權我去推翻君王,這是神的旨意。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商湯和周武王的原句,還是後人編著,無從考究。但至少這兩套思想在公元前六世紀孔子編著時,或更早之前便出現。這就是中國的「天命論」。中國每次出現朝代更替,都用上「天命論」。例如,秦始皇是「暴秦」,所以要推翻秦朝。新皇帝獲得新天命,成為天子,統治萬民。 但是,「天命論」很容易被濫用。如何認定君王有罪?如何斷定天授權給人去推翻君王?商湯用「天命論」推翻夏朝,500年後,周武王用同樣的「天命論」推翻商朝。正因為「天命論」思想,中國3,000年來出現多次以宗教為名義的大規模民變,雖然全部失敗告終,但對社會造成極大破壞。例如184年黃巾之亂、1120年拜火教方臘之亂、1795年白蓮教之亂、1851年太平天國之亂等。

有教無類打破貴族壟斷

早於公元前11世紀,周公已經發現「天命論」的問題。周公經歷三監之亂後,頒布《周禮》,訂立封建制度和繼承禮法。君王、諸侯、貴族的社會地位由長子基礎,其他兒子地位降級。這種制度鞏固君王和諸侯等上位者統治權力及地位,降低繼承權問題陷入內亂,也同時降低下位者篡位奪權。但這樣一來,人民晉升社會階層的機會便大幅減少。每個人的出身將決定社會地位。 隨著周朝皇室衰弱,諸侯們崛起,《周禮》所建立的秩序漸漸崩潰,中國陷入數百年內戰。公元前6世紀,孔子創立儒家哲學。孔子來自下級貴族,因兄長天生殘疾而獲得教育機會,成為偉大哲學家。孔子一生推動兩件事:宣揚恢復《周禮》社會秩序,以及推廣「有教無類」平民教育。 表面上,孔子所做的兩件事都是非常偉大的事業,但孔子沒有料到,他的平民教育無意中破壞《周禮》秩序。以往只有貴族才有教育機會,確保貴族的精英統治,平民難以晉升社會階層。孔子的有教無類使平民有學識,破壞原來貴族的壟斷。孔子之後的200多年,古中國學術界出現百家爭鳴的情況。當中不乏平民階層出身,或祖先屬貴族,但幾代以後降至平民階層。例如儒家孟子、法家學者吳起、道家莊子,更有傳墨子是奴隸出身。平民學術階層興起。諸侯們為了競爭,大力起用有才華學識的平民,漸漸導致貴族階級的崩潰。貴族地位不再鞏固,隨之而來的是《周禮》封建制度從下而上崩潰。 公元前4世紀,儒家學者孟子正式提出「皇權人授」觀念。雖然之前孔子提出「君君臣臣」概念,指君王要做好君王的責任,但孔子沒有詳細敘述君王的責任。孟子更進一步提出君王的責任及其利益。他向諸侯提出「行仁政」和「保民而王,莫之能禦」的概念。只要君王對人民好,人民順服支持君王,自然能夠成為皇者。但如果君王未能治好國家人民,則可被人民棄之。孟子認同商湯王和周武王的「天命論」,他們推翻夏桀和商紂是誅賊,並非弒君。孟子把神授的「天命論」與人授的「仁政論」掛鈎,施行仁政保民,便能獲得天命;對人民兇殘,人民將拋棄君王,天命其他君王取而代之。然而,當時亂世諸侯互相攻伐,以強軍為先;儒家孟子學說以人民福利為先,與強軍相反,自然不受重視。

劉邦建漢確立皇權人授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武力統一中國。15年後,全國民變,各地諸侯趁機復辟,秦朝滅亡。最後劉邦消滅所有諸侯貴族,統一中國,建立漢朝。劉邦出身自平民。當時歷史學家們連他父親的名字都記不住,只在史書上稱「劉父」。協助劉邦稱帝的重臣,大多屬平民出身,例如丞相蕭何和陳平,將軍韓信和曹參。漢朝的統治層幾乎全部來自平民。可以說,這是人類文字歷史上第一次由平民領導、通過武裝革命組成的人民政府。 對於秦朝的速亡和劉邦漢朝的平民革命成功,當代學者們嘗試尋找或建構學術理論解釋。最合理的解釋,正是儒家的仁政論:皇權人授,只有保護人民生活幸福,才有資格稱皇;當政府殘暴,人民生活困苦,會引起民變推翻君王。公元前2世紀,漢朝儒家學者董仲舒成功說服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後儒家哲學成為中國後來2,000年的主流哲學思想。 古中國的民主不單在於政府的領導和統治思想,還有在於官員。歐洲的官員,直到19世紀,高層主要由貴族和富豪壟斷,議員和社會地位可以繼承。在古中國,自儒家孔子有教無類,有學識的平民有機會晉升統治階層。諸侯們在戰亂中願意大膽啟用有學識的平民任職高層。 公元前4世紀,法家商鞅在秦國進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是剝奪貴族的官位繼承權,改為以軍功定官位。平民也可以通過戰爭軍功晉升統治階層。平民為了軍功提升社會地位,紛紛勇於參戰。秦國也因此強大,統一中國。 到了漢朝,平民劉邦立國後,原本出身平民的領袖們,後代都成了世家大族。漢朝制定「察舉制」,由各級官員向政府推舉人才;到漢武帝時以儒家哲學為政治中心思想,將孝和廉作為察舉制的道德標準,稱「舉孝廉」。原本是為了讓道德高尚的平民有機會晉升統治階層。但制度無阻世家大族們繼續推舉朋友和弟子進入仕途。 公元2世紀至6世紀,東漢魏晉南北朝期間,察舉制形成世家大族壟斷政府的局面。公元3世紀,漢朝正式滅亡,曹魏改用「九品中正制」作為考察人才的制度,放棄儒家思想,加強世家大族們對政府的壟斷。同時,世家大族們在政府上層鬥爭權位,常有篡權奪位,皇位不斷更替。

科舉制選拔人才作管治

公元587年,隋朝開始第一次科舉考試;7世紀,唐朝繼承隋朝的科舉制度;唐朝女皇帝武則天更大力推廣科舉考試。當中的原因,除了是選才任能之外,正是君王希望通過科舉,引平民進入政府,與政府內部的世家大族鬥爭,藉此鞏固君王地位。唐朝後期的牛李黨爭正由科舉而來。 科舉制到公元10世紀的宋朝開始制度化,考試評審等制度完善公平,越來越多平民學者進入統治階層。在科舉制度的影響下,官員後代不易繼承官位。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清朝滅亡。 由科舉制度產生的政府體系,甚至一度架空皇帝的權力。雖然名義上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但是,皇帝統治需要由政府文官落實執行,皇帝沒有文官根本管治不了國家。中國出現人民出身的文官治國,皇帝可有可無的情況。例如,10世紀唐朝滅亡後,五代十國的中國北方,就算將軍們多次造反改朝換代,經歷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但文官還是同一批,儒學政治家馮道擔任四朝宰相,兼北方外族契丹遼國的太師,統領文官體系繼續治理中國,出現皇帝不斷換,宰相卻依舊的現象。又例如16世紀百年間,明朝皇帝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大部分時間在享樂不上朝,國事則交由朝廷官員如張璁、嚴嵩、徐階、張居正等大臣處理。法理上皇帝擁有無上權力,實際操作上卻與現代君主立憲的歐洲多國相似:君王為象徵,統治實權在平民出身的文官。 具學識的社會精英通過科舉制度,直接參與政府管制,屬古中國發展出來的民主制度。科舉考試不理出身和社會地位,只求學識。相比起依靠貴族繼承或以財富、名聲、人脈任官的歐洲封建制度,中國科舉制度更能有效選拔優秀人才進入政府參與管治。

中國政制衝擊封建歐洲

16世紀,天主教耶穌會教士們來中國傳教。利瑪竇在中國生活數十年,成功打入中國官員們的圈子,獲得明朝政府允許,留在中國傳教。耶穌會成為歐洲和中國文化學術交流的重要樞紐。1615年《論天主教耶穌會進入中國》出版,書中記載大量中國文化和明朝社會狀況,尤其是利瑪竇對當時中國(明朝)政治狀況的描述,對當時處於封建制度的歐洲影響很大。明朝洪武皇帝是平民出身,其後代則被禁止參與朝政。利瑪竇仔細解釋中國科舉制度,並將中國官僚制度,與帕拉圖的「哲學家王」相提並論:君王和將軍都受哲學家文官牽制,哲學家文官才是真正統治者。利瑪竇認為,明朝制度雖為君王體制,實質是共和:君王只有批准權和革職權,無任命權,無財政權,大部分決定依例行動,由文官建議和執行。皇帝的決定,如選立繼承人,甚至可以被文官們壓逼推翻。中國實行中央集權,地方官員由中央任免。中國有一套制度監察和評核官員,決定升職或革職。 1698年,耶穌會教士將儒家經典翻譯,在歐洲出版。18世紀法國哲學家伏爾泰受儒家哲學啟發,高呼道德標準可以用邏輯推論,不需要宗教支撐道德。儒家思想進入歐洲,掀起了18世紀歐洲哲學家們用理性邏輯討論道德哲學,不再以宗教為道德的依據。現代的自由、平等理念,皆從18世紀的理性哲學辯論中產生,自由平等思想影響日後的民主發展。 中國的政治制度和思想:儒家仁政論、中央集權、皇帝權力受制約、將軍和無權、哲學家統治、科舉制度等,對當時處於封建制度的歐洲帶來莫大的思想衝擊。17世紀後期,法國路易十四走向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同期英國則漸漸走向由貴族精英主導的君主立憲制度。18世紀德國普魯士的利民政策被視為「開明專制」,普魯士更招攬平民任職官員,打破貴族和教士壟斷官職。19世紀英國改革公務員,以中國科舉制為藍本,設計考試制度作為招攬公務員的標準,平民得以進入統治階層。時至今日,由中國科舉衍生的現代考試制度,依然主導教育、專業資格、企業和公務員招聘。 17世紀歐洲在神權衰落和中國思想傳入的雙重衝擊下,展開新型政治哲學探討和發展。 注:摘自:《利瑪竇中國傳教史》劉俊餘、王玉川合譯 原圖︰網絡圖片 http://tg.52hrtt.com/web/news_info.do?id=D1507806788693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