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話、廣東話和普通話。
寫此文的時候剛剛完成了15天的歐洲河輪旅遊,在萊茵河逆游而上轉至多瑙河順流而下到達了布達佩斯(Budapest),想不到在船上旅程竟然引起一些母語思考。
歐洲的河輪船上只載上百四五十人,十多天的遊程,自然認識了不少新朋友。乘客主要來自澳洲、美國、加拿大及英國,其中有一團十五人的華人。
相談之下,才發現他們全是有親戚關係的澳籍華人,除了英語外,其中只有一些懂得說廣東話,但大家都懂普通話及客家話。
和其中一人談起,才知悉他是澳門人,所以懂得廣東話,二次大戰時由澳門逃到葡屬帝汶島,再遲些去了澳洲。這一團人都是親戚關係,大家現在都住在達爾文市。
他們祖籍客家,到今天幾個年紀大的坐在一起,都是用客家話溝通的。年輕些的第二代其實都是中年過後,可能自少成長家中用客家話,所以也是非常流利。
不說客家話時,大家不是用普通話就是用英語了。
廣東話只有幾人認識,所以除了客家話,我和他們溝通及分享時,少數時候用廣東話,其他都是用普通話。
幸好他們不是那些無聊香港人,否則說不定又庸人自擾地反覆研究自己的母語是什麼?老實說,他們祖籍的母語不是中文是什麼?根據國籍,英語也是他們母語吧。
說到母語方言,在他們來說,客家話肯定比廣東話強,而到了最後,大家不又是用最流通的普通話嗎?
上一代的香港人普通話不標準,但大家為了搵食及其他,誰不努力地「煲冬瓜」?今天一小部分故步自封的獨友以為廣東話可以走天涯,誰不知道出了鯉魚門此路是逐漸不通?
我們的下一代在小學起已經學普通話,遲些他們有的是世界通用的中文普通話及英語。我們不用為他們及跟後的一代代擔心了。
至於廣東話,大家喜歡的話,關起門講到夠唱到夠鬧到夠吧,反正我們還有七百萬人嘛(嗚呼不是十四億人)!
原圖:HKG報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