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快感在生命 進化中的功能

2018.01.16 14:00 時事 施永青

有關快樂評分的民意調查,常因不同地方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而變得不容易為非當事人所理解。正所謂「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再者,快樂可以有不同的層次,如果問得不清楚,答的可能不是同一樣的快樂。 快樂可分做三個層次:快感、快樂與幸福。快感是肉體層面的,相對單一性質的短暫感覺。而快樂則不只停留在肉體層面,而且還涉及感情與精神層面,是一組合的感覺,它相對複雜,但不會像快感那樣一縱即逝。而幸福就比快樂的層次更高(西方沒有這種概念,英文Happiness可以同時解作幸福與快樂)。它的含意已不着重肉體上的快感,而較重視精神上的境界。譬如,和心愛的人過鹹魚白菜式的生活也是幸福的。幸福是對生活整體的感受,而不是某種局部的短暫反應。 今天,我先集中講我對快感的理解,往後再談快樂與幸福。 快感可謂是生命體的某組神經所產生的令人感到愉悅的反應,是一種與難受剛剛相反的反應。神經細胞之所以會發展出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是因為生命需要趨吉避凶。試想想,如果人被火燒也不感覺到痛會有多危險?試想想,如果性行為不可以提供強烈的快感的話,生物又怎肯去傳宗接代?試想想,如果我們的味蕾不會對某些食物產生快感,對某些食物產生厭惡,我們的祖先在未有科技知識之前是怎樣懂得去選擇食物的? 我相信,在開始的時候,生命體對不同的食物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因為到今天,仍有人喜歡吃酸的東西,有人不喜歡,可見味覺是有一定的主觀性的。然而,若是有一些人吃了對人體有害的東西也會產生快感,有這種感覺的人會逐漸死光,只剩下那些吃了這些有害的東西會產生不舒服感覺的人。 人喜歡吃甜的東西,吃肥的東西,吃鮮的東西。因為甜代表有碳水化合物,肥代表有脂肪,鮮代表有蛋白質;前者可以提供生命的熱量與動力,中者可以替身體儲備能源,後者是製造肉體器官的基本原料;它們都是生命的必需品,所以在吃到這類食物的時候,生命必須提供快感,以鼓勵生命把握吸收這類食物的機會。 現代人資源豐富,才認為吃多了糖、脂肪與膽固醇對身體不好,但這是生命體經數以千百年積累下來的經驗教訓,生命已把它變成基因知識,非要傳給我們的下一代不可。我個人是相信祖先留給我的基因,多過科學的最新發現。所以我繼續奉行好味即對身體有益的原則。我擔心,如果我相信那些營養學家那套新近知識,而改變我的生活偏好的話,將來會害死我的後代。 叔本華認為,世界乃意志的表象。而生命乃求生意志與繁殖意志所組成。個體要覓食求生,得以存活之後,就會自發繁殖,令基因可以遍布宇宙每一個空間。生命體的一切表現,就是為了完成基因的這項不懈的使命。基因就是透過快感與痛感,去驅動生命體作出基因預設的選擇,以完成基因賦予的使命。沒有人可以擺脫臭皮囊的宿命。 原載:AM730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新聞/快感在生命-進化中的功能-111709 原圖:網絡圖片 https://pixabay.com/en/smiley-emoji-emote-symbol-emoticon-1041796/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