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80萬租住公屋夠不夠?且看綠置居有多吸引?建一單位有兩得的算盤?

2017.11.03 13:00 時事 周融

一句80萬租住公屋單位可能足夠成為一石擊起千重浪,引起「封頂」疑雲,令到林鄭月娥和陳帆浪花沾濕身!究竟這個80萬數字是靠估?還是真有其事?

在我看來,官員談數字哪可能估估吓?大家低估了政府。政府每事必有根有據,用理據作預測。當然林鄭月娥昨日再加解釋,沒有封頂這回事,更稱這只是一小時專訪中一句話被放大的事件。

方法有很多但行得通的不多

無論如何,看來公屋整體政策似乎是有了方向,但尚未作準?若你問我,政府是否希望永遠不停建公屋,還是走向增加置業這條路?我傾向後者。

如果80萬租住公屋單位,甚至多建十萬八萬就足夠,更可解決基層住屋問題,政府怎可能不想落實?做不做得到?肯定得,但當然有前提,更不是由目前76萬單位多建4萬至10萬公屋咁簡單!關鍵就是政府可以從目前76萬租住公屋戶吸走多少戶成為自購戶?成王敗寇就要靠綠置居了。

英諺有一句話 there are more ways to skin a cat,方法當然有很多,但真正行得通的不多。政府至今尚未詳細解釋新綠置居計劃背後的新想法為何。由我看來,只要能滿足以下幾點,香港公屋政策就可正式跟新加坡置業為主的路走了。政府未講不代表他們沒有做好計劃及推算,只是沒公開而已。

公屋租金不能維持管理及維修

條件一是綠置居必定是升級版,而不是本來的公屋單位。條件二是一段時間後,買了綠置居的住戶可以賣樓,賺取升值。

大家都明白,今天政府建一個新公屋單位,只可解決一戶輪侯基層的住屋問題,建築費是明蝕,租金更不能維持管理及維修。建一單位蝕一戶肯定不是可持續方法。

然而建一個綠置居單位,可以造成一變二效果,情況馬上不同。首先有一個公屋戶搬出,本來單位由基層輪候戶頂上,那是一轉一,而多得的另一個就是原來公屋戶變成了有樓階級。

山旮旯屋邨能吸引轉租為買?

究竟有多少公屋戶願意改租為買?當然要看細節吧。不過藏在細節內的一定要是天使,而非魔鬼!

老實講,用新建山旮旯郊區公屋屋邨能不能吸引大批市區公屋戶轉租為買?那就要看樓房的質數了。

假如政府開放以住思維,把綠置居定位為公屋升級版,地點也不太差,吸引力馬上不同了。

政府不抽升值水定爭崩頭

升級版的後着當然要講錢及升值!假如綠置居定價合理,例如只算建築費加兩三成地價,首期只是10%左右,肯定大排長龍。到可賣樓時,不論是五年或十年後,政府願意不在升值部分抽水,及補地價不食盡,綠置居肯定爭崩頭!

為市民起一間公屋蝕一間只是福利政策。如果能花同樣資源,借力打力,多建綠置居,收回建屋成本,更達到満足基層買樓意願,用升值來脫貧,二來空出原來租住公屋給更有需要的市民,那不是一石二鳥的妙算嗎?

林鄭月娥和陳帆的如意算盤是否如此?大家給些耐性等著看吧。

原圖:大公報

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7/1013/3502560_print.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