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敬恩是我中學校友,記憶中曾在得獎名單裡看過他獲嘉許。那是一間舊公共屋邨裡的英文中學,不近鬧市,青山為伴,校歌唱著自強不息,師生奉行著自強不息,側重學業成績的自強不息,舊學制時亦出九優十優,全港排名遠超許多傳統名校。窮人家的孩子皆直率勤懇,咬緊牙關在有限條件下做到最好,拿出六十年代穿膠花的精神,多做一道題多背一個英文詞就是好事,卻難免墮入「李嘉誠90歲都不肯退休」的死做爛做思想模式。大家立身原則就是單一地「做個好人」,從未經過複雜的思想洗禮,卻也知自己在人文教育上或有缺失,我那時的畢業生,每年「入中大的」比「入港大的」多幾倍,皆因大家覺得港大好複雜,既然攀不起搞不懂就「咪預我」。
你越不講政治 別人越講政治
可惜今日香港獨善其身不是良策,今早看到新聞馮入罪,久慧五味雜陳,我們喪失的話語權與被騎劫的年輕人一樣多。政治是人類的基本需要,不是你不提政治,別人就會不提政治。避開政治,只會給予對家更多掌控話語權的機會,更肆意對年輕人下手,搶奪你的下一代。你不去爭取,就會被奪走,國民教育迫在眉睫!睜眼看看吧,通識、民主、新聞、甚至荷里活電影全部都是政治!你越不講政治,別人就越講政治!別以為像曾蔭權時期避談國家,自以為高明地用「公民教育」移形換影當成「國教」,事實是對家早已把你的下一代洗腦成「世界公民」了!
年輕人需要信仰,他們會自己去找,去尋覓身份認同。人不單是human,是要being,在吃飽喝足後,就會問「我是誰」,尋找存在意義。國民教育是「國」與「民」的紐帶,牽動人心的不只是靠政治從屬、領土主權、安定繁榮,而是強調精神層面上的共同體,讓民心歸屬於國,共生而共存。
舉個簡單的例子,香港有多少人知道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背後的苦心,知道由毛澤東起草,周恩來書寫的碑文,紀念上溯至1840年鴉片戰爭為對抗外敵保家衛國而犧牲的英魂!這不只是共產黨的紀念碑,這是全中華民族的紀念碑,這更是香港人的紀念碑!碑上銘刻的不只是中國的歷史,也包含了香港的歷史,乃至整個中華民族是如何在百年艱辛、內憂外患中掙扎求存,再次奮發崛起的歷史!裡面包含了香港的「誕生」發展,到回歸後的「重生」,整個港人身份認同的轉換過程!記得嗎,習主席來港親身演繹何謂「國民教育」,從歷史根源建構屬於中國香港人的論述:中國曾是如何失去香港,又是如何收回香港,家國情如何在百年殖民剝離後,又再次交融昇華!
當年物質歧視 今日道德歧視
回想大學念的英國文學,實際上學是英國在後殖民時代的管治智慧,如何因地制宜地管控被殖民者。試想想港英時代,英國為防香港獨立,文化上有金庸等人以武俠小說建構中國人身份認同,配合三國演義、梁山好漢等灌輸忠義思想,故此今日提倡港獨的極少是四十歲以上的港人。由於這些古典小說所展現的是中國山河觀,不少退休港人,甚至是已經移民海外的,都不辭千里,以遊歷祖國山河為樂,踏遍金庸筆下的名山大川。又因為武俠小說背景為古代中國,英殖香港推廣此類電視劇,有效地將港人的思想感情與現代中國阻隔開來。
無可否認,最有效管控港人的手段就是「錢」,資本主義之鞭!香港經濟騰飛後,大眾媒體開始引入「阿燦」、「表姐」,營造資本主義下的「物質歧視」,以此建構香港人身份認同。到今時今日,香港經濟無法再稱霸,我們繼續對內地的「道德歧視」,拍張空櫈來滿足自己的道德高地,延續早已不存在的優越感!自欺而欺人!
要說的實在太多,但篇幅有限,謹以此文寄託哀傷,期盼國民教育早日上馬,實在不忍再看到另一位馮敬恩。
原圖:大公報
http://news.takungpao.com/hkol/topnews/2016-07/3349185.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