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大豆進入收獲季,美國豆農注定每天都要愁得以淚洗面。多得特朗普「打遍全球」的關稅大棒,今年5月起,中國對美大豆採購歸零,即使歐盟與墨西哥兩個位列第二、第三的買家承擔了50億美元採購,但連中國2024年126億美元採購量的一半都沒有,新增的買家根本沒可能填補空缺,再加上設備和肥料成本上升的雙重夾擊,美國豆農的財政和情緒都到了崩潰的邊緣。
2024年12月,美國國會曾經通過一項價值100億美元的農業救助計劃,或許是終於聽到了豆農的哭喊,特朗普考慮再追加100億至140億美元資金,以安撫豆農的情緒。
特朗普說了很多幫助農民的方式,包括與中國講數,或者考慮動用關稅收入救助。10月6日,他宣布將在本星期出台農業相關扶持措施,更預計與農業部長會面,確定資金來源云云。農業部發言人更聲情並茂地說特朗普正「動用一切可用工具」幫助農民,擺出一副錢馬上就會到位的架勢。
但熟知特朗普的人都知道,他的口頭承諾和廁紙差不多。或許是特朗普覺得借政府停擺「炒人」清除異己、打擊民主黨的政策還未「過足癮」,突然醒覺將豆農的怨念轉嫁給政敵似乎也是不錯選擇。在豆農天真地以為或會迎來一線生機的時候,白宮突如其來地丟下一句:「政府持續停擺導致該計劃被迫推遲。」
或許在特朗普眼中,製造撕裂從中獲利,永遠比豆農的生死存亡重要。他信心滿滿地認為,在即將舉行的APEC峰會,可以為美國大豆重新打開中國市場,豆農還可以等,在斬獲他們的真誠感謝之前,讓民主黨食多一次死貓,何樂而不為?生意就應該這樣做嘛!
其實豆農很清楚,他們面臨被「血洗」,即使特朗普的「救濟」如期發放,亦只是治標不治本,如不能與中國達成協議,美國大豆市場恐怕要崩盤;即使最終達成協議也為時已晚。一直以來,大豆是美國對華價值最大的單一出口商品,但特朗普竟然可以拿著一手好牌輸甩褲,也是一項不凡成就!
就美國豆農的困局,中國人看了,老實說,沒有感覺。有網民說得很直白,華為自2018年起因美國黑手而損失的銷售額,數十倍於美國大豆在關稅上的損失,反問:「華為背後有中國消費者的不離不棄,為什麼美國人不多吃豆製品幫助本國農場主呢?」
沒錯!美國向來人強馬壯,要「讓美國再次偉大」,或者可以考慮由自食其果,不,自食其豆開始呢!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