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對中國是普天同慶的國慶日,對許多美國人而言卻彷彿一場夢魘。由於共和、民主兩黨長期在預算問題上分歧嚴重,常在新財政年度開局之際,既通不過常規撥款法案,也闖不過被視為最後「逃生門」的臨時撥款案,政府因而陷入停擺,數以百計的公共服務被迫暫停,對民生造成沉重打擊。
9月30日,兩黨在醫保補貼、對外援助、移民執法經費等關鍵議題上僵持不下,常規撥款法案未能過關;臨時撥款案同樣因雙方在醫保補貼上各持己見而遭否決。時隔7年,同樣是在特朗普的領導下,聯邦政府自10月1日凌晨起再度停擺。參議院預計於本周五(10月3日)再度表決延長短期撥款的法案,但目前看不到破局跡象。
公共服務停滯之際,作為掌舵者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未見積極尋求恢復運作、減輕民生衝擊,反而打算藉停擺「動刀」公務體系。他於10月1日在社交平台發文,稱要把民主黨促成停擺的機會,拿來「清除枯枝」,為國庫省下數十億美元;此前他更表示「停擺能帶來許多好事」,因為可「去掉很多不想要的東西」,而那些都是「民主黨的東西」。白宮發言人萊維特也透露,白宮正在盤點可削減的政府職位,預計或解僱數千名「與政府價值觀不一致」的人。國家公權力再次成為特朗普清洗異己的工具,「製造撕裂、以壓迫擴權」似乎已被他視作「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政策核心。
一個巴掌拍不響。正如特朗普指責民主黨促成停擺,民主黨領袖傑弗里斯亦反指共和黨難辭其咎。兩黨皆把停擺當作2026年中期選舉的攻防焦點,卻鮮見有人正視其對民生的直接傷害:博物館、國家公園或將關閉;數百萬孕婦與兒童的食物券受影響;住房援助與能源補貼被迫中斷、延遲發放……種種後果概由普通市民承擔。
今時今日,生為美國人真的很慘。民主、共和兩黨只顧選舉算計、互相推責,甚至把停擺當作政治武器;特朗普更趁勢打壓異己。美國人引以為傲的民主與人權日益淪為內耗工具,人民福祉被棄若敝屣。所謂「美國夢」,在特朗普治下早已變作一場「美國噩夢」。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