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兩則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新聞都因爲當中主角明知故犯,不守規矩,被人揭發而成為城中熱話。一則是荃灣一間火鍋店有顧客違反該店的規矩,收藏大批食物被該店當場踢爆; 另一則是「顛覆專家」美國駐港總領事伊珠麗剛剛就任,但就急不及待以官方身份邀請反中亂港政客出席活動,違反國際外交禮節,引起本地民眾抗議,而我國也發表嚴厲的外交詞令,「敦促」伊珠麗要以符合外交官身份的方式在港履職,不得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這兩宗事件的當事人都不懂「見好就收」這句成語所體現的節制。 這句詞語是告誡人不要貪得無厭,要懂得在佔了便宜或好處之後,應該在適當時候收手,否則貪勝不知輸,最終會招致失敗和羞辱。
第一則新聞中的男女食客真的頭腦簡單得可愛,以為藏起規定只准現場吃的食物的行為可以瞞天過海,他們不知道有閉路電視嗎?!結果他們被食店當場揭發,自招其辱。從火鍋店流出的視頻看到,這對男女交出的食材數量之多令人吃驚。不少食店承認經常遇到這類貪小便宜的顧客,但生意難做,若不是太過份,一般選擇「隻眼開隻眼閉」的態度,留住這類顧客來充旺樓面。但顯然這宗事件的男女主角的膽子實在太大,越偷越多,不懂收斂和收手,結果令到食店忍無可忍要當場揭破。
值得稱讚是該店職員處理得體,以禮貌周周的態度勸服該對男女自行交出食材,而且沒有報警,既不影響當時的生意,也令其他顧客感覺該店有人情味,贏盡了口碑。同時,這段視頻又能起殺雞儆猴的作用,有同樣貪念的食客相信不會有膽量到該店偷取食材。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不遵守國際法則又是另一宗明知故犯的事件。中國雖然多年來一直受到美西方的橫蠻打擊和媒體抺黑,但大部分時間都以謙和態度和經濟互惠的原則開展外交關係,希望能達到和諧雙贏的局面。不過,中國這種「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謙讓態度就被西方解讀為軟弱,助長了反華勢力攻擊中國軟肋——香港特區的氣焰。他們過往利用香港「一國兩制」的特殊地位,興風作浪,混水摸魚了一段長時間,其中包括在香港回歸前後,在這個城市各階層做好大量文宣洗腦工作,並透過策劃幾場社會活動逐步分裂本地社會,為更大規模的社會動亂鋪墊好基礎。多場小勝令此等反華勢力雄心大增,伺機策動終極癱瘓特區政府運作的大行動。藉著外交人員所賦與之特權便利,擅長在世界其他角落策劃顏色革命的伊珠麗在2019年出任香港美國領事館政治部主管時,就曾與多名反中亂港頭目在酒店密會,計有陳方安生、黃之鋒、羅冠聰等人。會面之後,此等反中亂港份子馬上啟動更激進的抗爭手法,令香港幾乎陷入萬刧不復的景況。若非中央和特區政府先後推出《港區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以雙法護國安,香港的秩序那會這麽容易恢復過來,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局面。
伊珠麗是在8月底才到港出任駐港澳總領事一職,但就馬上邀請被稱為「禍港四人幫」之一的陳方安生,以及前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出席她的就職酒會。這種公然挑釁行為,不僅是對國際法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蔑視,也突顯美國要重建亂港網絡的邪惡意念不死。中國經過多年對抗美國的顏色革命和不合理制裁的經驗,以及本身綜合國力之飛躍,早已不是「吳下阿蒙」,任由別人魚肉。國際政治講究實力,中美博奕多年,形勢也開始逆轉,面對美國外交人員公然在中國國土違反國際法規則,中國不須忍氣吞聲,自然要當面提出警告。
所以,當伊珠麗日前按外交禮節拜會我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崔建春時,崔建春在會上明確「敦促美方取消對港制裁,要求伊珠麗總領事以符合外交官身份的方式在港履職,不得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為中美關係、港美關係發展和香港繁榮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當中所用的措辭「符合」、「不得」在外交層面上已屬嚴厲,絕非普通的「到任拜會」講話,實際上是對伊珠麗提出警告,更為她未來的言行劃下紅線。伊珠麗則表示,她將帶領美駐港總領館推進積極議程,推動美國與香港特區交流合作。中方自然要「聽其言觀其行」,密切留意美方的「積極議程」和 「交流合作」實際是甚麼。
歷史巨輪是向前滾動,中國和香港特區也與6年前大不相同。中國人言出必行,而且要說的也說了出來。美方應該審時度勢,若在顛覆香港的路上仍不懂收歛,後果自負。 或許,伊珠麗真的要看看那則火鍋店男女出醜的視頻,從中汲取「見好就收」的智慧。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