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關稅、又是加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早起身,順手抄起關稅大棒就要「扑」人。但這次不知是否未睡醒,竟然打中了鄰居盟友。又或者,特朗普只把墨西哥這個「言聽計從」的鄰居當作「羊牯」,隨時都可以痛宰一刀。特朗普9月25日表示,為了保護美國製造商免受「不公平的外部競爭」,宣布自10月1日起對進口重型卡車徵收25%關稅。這記悶棍,看來還未能打醒墨西哥總統辛鮑姆,她在9月29日仍以卑微姿態,希望美國對此「重新考慮」。
值得強調的是,中墨一向貿易往來密切。近年中國對墨出口汽車暴增,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5年上半年墨西哥已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第一大目的地,出口量達23.45萬輛,同比增長30.7%。兩國供應鏈本有相當互補,墨西哥也是中資布局北美市場的重要中轉與近岸製造樞紐。偏偏就在這樣的高互賴格局下,墨西哥選擇「背刺」中國,9月10日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非自貿夥伴約1,400項商品加徵10%至50%關稅,涉及汽車及零部件、家電、鋼鐵、紡織、家具等,規模覆蓋約520億美元的進口。
此舉不僅未讓墨西哥收穫任何甜頭,反而在9月25日招來中方對墨西哥涉華措施啟動貿易投資壁壘調查,並對原產於美墨的碧根果發起反傾銷調查。對這個碧根果出口大國而言,兩招反制已痛到入肉。辛鮑姆遂於9月26日急設專門工作小組對華磋商。然而「救火」未成,一直跪舔的美國此時竟又以關稅作「獎賞」,墨西哥對華「出刀」後,旋即被美國「回刀」,可謂背刺中國在先、再被美國反手背刺,賠了夫人又折兵,腹背受敵。
相似情景,同為美國近鄰、且在《美墨加貿易協定》下同穿一條褲子的加拿大不久前已上演。加拿大政府為討好美國,於2024年10月對中國鋼鐵和鋁產品加徵25%關稅;中方則於2025年8月對加拿大油菜籽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並徵收高額保證金,以回應其對中國電動車加稅。不知是否「迴光反照」,短暫明白美國靠不住,加拿大卡尼政府雖曾以報復性關稅抗衡,沒多久又犯糊塗,主動「跪低」單方面撤稅,終淪國際笑話。
加拿大的前車之鑒,明顯墨西哥未能汲取教訓。一味迎合霸權,既斷自身與中國的互利供應鏈,又不能換得美國真心。面對特朗普的「進擊」,只能以實力說話:中國敢戰敢抗,方能逼使美國不得不談。像墨西哥和加拿大,一個跪舔討好,一個跪著求饒,結果只會助長美國的予取予求。面對吃人不吐骨的貪婪禿鷲,還妄想通過開罪東方巨龍來討其歡心,這不是不智,而是失智,活該被痛宰。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