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運輸及物流局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遞交文件,提出規管網約車服務的立法建議,於18日在會上討論。運輸及物流局同時表示,會爭取在今個立法年度完成立法,預計在明年上半年 敲定更多細節安排,到時會向立法會提交相關的附屬法例。換句話說,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跌宕拖延多年的網約車非法經營問題將可于明年年底前畫上句號。不過,事情牽連各方對利益分配的訴求,並不純粹是行政管理問題那麼簡單直接,有關官員需要謹慎處理,方能去弊存利,徹底解決這個困擾特區多年的頑固問題。
根據公開資料,香港網約車服務大約於2014年年中開始出現,之後發展迅速,很快便成為市民出行的一個重要補充選擇。不過,由於特區有關法律缺乏明確規範,其營運一直處於灰色地帶,於是便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至今有11年之久。大多數市民都知道這個服務尚未合法,警方也會偶爾執法,拘捕司機及扣查檢驗有關車輛,卻從來不對有關平台採取行動。因為網約車服務良好,的士很難與之相比,所以雖明知網約車還在灰色地帶經營,但使用這個服務叫車出行的市民數目仍不斷增加, 導致網約車所佔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與的士的嫌隙不斷擴大。
香港的士服務良莠不齊,車子殘舊骯髒、「黑的」濫收車資及司機服務欠佳等問題長期困擾市民,有見及此,社會各界以至立法會議員紛紛呼籲特區政府制定與其它國家大城市類似的法例及政策,將網約車服務合法化。這樣的話,網約車可以讓市民與來港旅客多一個選擇,在幫助香港提升優質客運能力的同時,又可以與的士形成良性競爭,促進其服務的改善,共同維護好「好客之都」的形象。幾任特區政府都表示正在緊密研究,但不知為何,相關的立法行動卻一直欠奉。
在與香港差不多同一年,深圳、廣州及內地一些大城市也先後出現了 網約車服務,開始的時候也是在灰色地帶中營運。不同的是,2016年7月28日,內地交通運輸部等七個部門便已完成調研,聯合頒布相關法規。法規的出台明確了網約車的合法地位,同時列明對網約平台、營運車輛、營運司機、價格機制等方面的監管規則。同年11月1日,監管法規開始生效,符合條件的私家車可按一定程式轉化為網約車,加入運營。其他的不說,單在網約車合法化這一件事情上,香港就比內地落後足足9年之多,香港市民北上消費蔚然成風,豈是偶然?實在值得特區政府深思。
有關部門一直沒有有效取締網約車,導致問題越滾越大,社會消費疲弱更使這個利益矛盾越發尖銳。近幾年,的士業界不斷向特區政府反映苦況,甚至多次出現投訴及抗議,引發社會的關注。為了嘗試緩和的士服務欠佳這個問題,特區政府揚湯止沸,於2023年7月宣布引入的士車隊制度以增強的士行業的競爭力,並於2年後的7月14日發出160個正式的士車隊牌照,為期五年,車隊也於同日投入服務。
的士車隊的出現是踏出了積極的一步,但有關官員必需清醒地認識到,這個制度或許有助改善的士業界的形象及服務,卻因在比例上數目不多,恐怕在改變行業陋習方面作用不大。而在明年網約車合法化法例通過之前,的士車隊會與普通的士及繼續‘灰色’經營的網約車形成嶄新的、更複雜的三角競爭關係,特區政府需要關注並處理好這個新形勢。
從回歸前至今,本來是代表個人出行交通經營權的的士牌照逐漸變相成了可以炒賣的金融投資產品,這是的士牌照價錢大起大落、很多都已經集中在財團與資本家手中的主要原因。巨大利益所在,特區政府在這方面的每一步都會引起利益團體的關注以及強烈反應,牽連很廣,或許這就是歷任有關官員在之前推動網約車服務合法化時猶豫不前的潛在考慮。在網約車服務法案落地之前,這個逐利因素肯定會進一步凸顯,當局或許應該把困難估算足一些,莫讓一番努力變成向東流水。
的士個體戶在面對的士車隊與網約車的左右「夾擊」下生意可能會被壓縮,甚至是不大幅度改善服務就可能無法生存,但這也可能是的士行業改革服務的一個契機。的士車隊則剛開始營運不久,其服務比較好但價錢較為昂貴的特點,能否為市民普遍接受仍有待觀察,而一些較為占優的營運條件(如在深圳灣口岸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禁區內可使用指定停車位置)會否導致與一般的士產生摩擦則只有時間能告知。
香港的高端個人出行公共交通需求巨大,牽涉數以百億元的生意額,各路網約車平台公司相信已經在摩拳擦掌,而一些內地網約車平台公司早已提前登陸香港,提前佈局,準備在明年爭奪市場的最大份額。在明年立法後,巨浪滔天的市場份額爭奪戰就會即時考驗有關法例是否完善,監管是不是到位,各有關政府部門不可不防。
在宏觀意義上,的士個體戶、的士車隊以及網約車服務到時候將會形成鼎足而立,天下三分之勢,到時候如何去平衡利益分配,讓每個人都能在新形勢下依法則獲取合理回報,就是當局成功理順這個老大難問題的關鍵。其中的一個思路是,當局可以設計不同的消費水準定位,把他們引導至不同界別的乘客:的士個體戶面向普羅大眾;的士車隊瞄準願意多付一點車資的乘客;網約車則服務那些要求高但不介意付頂端車資的顧客。如此的話,一個各有各做,服務互補的格局就會形成,皆大歡喜!
網約車立法牽涉很多人的長期、重大利益,政府再也不應該和稀泥,一定要找出一個平衡包括乘客與不同服務提供者利益的萬全之策。這是落實「站在人民利益一邊」最高原則的唯一途徑!
原圖:星島日報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