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從伯恩斯低調訪港
推論美國的後23條對港策略

2024.03.17 16:00 博客 馮煒光

據自由亞州電台報導,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上周二至三(12-13/3)在沒向外公佈情況下,低調訪問香港。周二在美國駐港澳總領事梅儒瑞陪同下去了外國記者會(FCC)出席非正式閉門會議,據說還去了美國商會、西九M+等。美國駐港領使館發言人向《南華早報》說「當中會議標誌重新回復慣例、恆久不變的內政以及協調管理的討論」。伯恩斯沒有評論23條立法,但明眼人咸認為他是因23條立法而來的。否則為何早不來,遲不來,偏偏在特區立法會全力審議23條時來香港?美國政治人物可不是吃素的,不可能不明白此時此刻其駐華最高代表「剛好」來香港的敏感性。美國人也深知:現時的香港立法會已沒有攬炒派和民間團體裡應外合搞「拉布」,故 23條必定能通過,而且是迫在眉睫;美國能做的是務實地應對「後23條的香港」(Post Article 23 era)。

筆者也注意到以下兩宗新聞:

1)美國眾議院剛以352-65的高票壓倒性通過針對TikTok的法案。

美國眾議院議長Mike Johnson 更發表聲明說:「像TikTok這樣的應用程式,讓中國共產黨向我們的青少年推送有害內容並進行惡意活動,例如收集美國人的位置、購物習慣、聯繫人和敏感數據。今天的兩黨投票表明,美國國會反對中國共產黨試圖監視和操縱美國人的行為,並顯示我們阻止敵人的決心。」誠如著名評論家兔主席3月14日文章的標題:《他們把我們當敵人》。他們當然是指美國政客,我們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當然也包括香港特區。

2)3月14日南華早報報導,美國金融業巨擘摩根大通的總裁丹尼爾·平托(Daniel Pinto)表示將繼續投資香港,相信香港可以在經濟週期轉向時走向復甦,並發揮其作為全球第二大國際金融中心的潛力。平托亦強調,摩根大通會繼續發展在港業務。他說,我們對香港的信心從來沒有像今天那麼強大,我們對香港,也是一百年不變。

「對香港的信心從來沒有像今天那麼強大」平托信心之大,躍然紙上。更重要的是,平托還有一句:「The company will continue to be invested in China, because for any company 'once you're out, it's very difficult to go back in,」簡而言之,「若離開了(中國,當然也包括香港),很難再回來」。言下之意,若撤出中國市場,其在內地和香港市場的位置會被競爭對手所取代。再回頭,已是百年身。

筆者從這兩段新聞,聯繫到伯恩斯此行,推論出:

美國政界是不會放棄打壓我國的,但勝負未分前,美國或至少是美商是不想放棄香港特區和中國市場的。

因為其他西方資本正在虎視眈眈。美國人若主動撤出,他們會毫不猶豫取美商而代之。更要命的是:香港是進軍我國市場的跳板,而我國不是前蘇聯,不是和美國經濟沒有深度關係的,美國不能說「脫鈎」便立即來個「脫鈎」。現實是:中美貿易額巨大,牽動不少利益,我們國家又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工業門類的國家,產業配套和集成能力強,勞動力素質較高,將為來華企業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我國駐英領事館3月11日的答媒體問,下稱「我駐英領館聲明」)。事實證明,2023外國對華直接投資(FDI)雖然跌了,但「2023年中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額1633億美元,是僅次於2021年和2022年的歷史第三高。」,而且數據亦顯示「法國、英國、荷蘭、瑞士等國外商繼續加碼中國,2023年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84.1%、81.0%、31.5%、21.4%。」(我駐英領館聲明)

美國對香港打什麼主意?

因此筆者相信美國應對後23條的香港策略是「一手軟,一手硬」。

軟的是美資唱好香港,例如上述摩根大通,以博取中央的好感,維持良好商譽,方便他們馳騁中國與及香港市場。而美資不捨得撤出中國市場。

硬的一面由美西方媒體上陣,不斷以「誤報」和負面評論唱衰香港。3月6日彭博對23條的誤報、華盛頓郵報3月10日的負評以至泰晤士報3月11日的嚇人「標題」,都是硬的一面。至於如上述TikTok登陸美國市場,或中國股票擬在美國集資,美國國會議員則大肆打壓或阻撓。看看來自南京並以新加坡為總部的SHEIN 美國上市經歴,可見一斑。

這樣的策略對美國是最有利的,一面可以透過媒體穩站道德高地,不時敲打香港。一方面可以在香港大賺中國公司上市集資的佣金,與及以其金融專長賺內地的錢。誠如「我駐英領館聲明」所言:「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超4億多人,是各國企業不可忽視的廣闊市場。」難道美資會拱手讓給 G7 內其他國家的資本。倘真如此,摩根大通第一個不答應。而包括摩根大通作內的華爾街巨頭是美國政客的重要金主呢!

筆者相信美國駐港領事館說的「協調管理」便是協調和管理後23條的對港策略。至於是否如筆者所估計一樣,恕筆者無緣得悉美國的國家機密,只能按公開資料作合理推論。不過,讀者們不妨看看一個事實,自2020年香港特區國家安全委員會成立後,由特首以降,這個委員會內的問責官員都難逃美國政府制裁,唯獨財政司司長倖免,並且可以在去年11月到美國開APEC 會議,不虞有「孟晚舟事件」重演。難道美國人漏看了?難道美國人認為香港特區國安警察的百億計港元撥款,完全不重要?這其實是美國政府釋出的訊號:我就是要打壓你香港,教訓教訓你中國,但我仍然想做生意,故對位列香港三司的「大掌櫃」,先放一放。

筆者相信美國人的「一手軟、一手硬」對付香港特區,有跡可尋。至於特區政府應如何應對,特區袞袞諸公都遠較筆者聰明,筆者便不班門弄斧,越俎代庖了。

原圖:伯恩斯Twitter圖片、星島日報圖片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548955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