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區議會應回歸本質 重拾協助市民初衷

2023.04.28 18:30 博客 符傳富

最近區議會改革的討論如火如荼,亦令我回想起十年以前,我參加過的一次區議會補選。還記得當年我剛剛完成大部分的專業考試,在會計師樓的工作雖然繁忙,但仍算上了軌道,便毅然決定透過參政為香港出一分力。

我是2012年底加入自由黨,2013年開始參與地區工作。十年過去,現時回望,才發現當時的政治環境算是最平靜的了。作為一個專業人士,全職參政的最大問題就是機會成本很大,即是要放棄專業發展和連帶的穩定高收入,故此我選擇了參加區議會選舉作為從政的起點,正正就是因為當時區議員有不少人都是兼職的,只是後來競爭激烈,才越來越多人全職從事地區工作。當然,再後來我全職加入了政府,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我參與的並不是四年一次的區議會換屆選舉,而是2013年底的京士柏區區議會補選,補選原因是本來以兩票之差勝出選舉的建制派候選人在申報出現遺漏,被裁定選舉無效,引致須以補選填補席位空缺。當年選舉有四名候選人,除了我之外,分別來自建制、泛民、激進泛民。我為了選舉向公司請了差不多半年的假期,但地區工作向來都是「揼石仔」,臨急抱佛腳效用不大,加上各大政治板塊都有參與的單議席補選,我也很合理地落選了。

時至今日,我仍然認為當年的地區工作經驗令我畢生受用。地區工作很少會有機會接觸很大的政策性議題,但就可以站在最前線和市民直接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和想法。同時,曾經參與地區工作也為我日後的工作,尤其是和地區人士的溝通打下堅實基礎,更容易去易地而處,以不同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

曾經有一段長時間,香港市民在區議會的投票意向並不是太過取決於政治光譜,而是看候選人的地區工作,而建制派就正正是透過紮實的地區工作在區議會選舉取得優勢。直至2019年,反對派以增加對特首選舉的影響力為號召,成功取得大多數區議會議席,並計劃進而在選舉委員會代表分組選舉中奪取「港九各區議會界別」和「新界各區議會界別」共117個選委席位,從此完全改變了區議會選舉的性質。

於我而言,區議員是一個身份,讓市民會尋求你的協助,亦讓政府部門會更重視你的意見。同時,區議員代表了會有由政府提供的財政資源,包括議員的薪津和開設辦事處、聘請助理的津貼,有財政資源的支持是從政的基本條件。最後,區議員提供了一個較低的門檻,讓有意從政者參政,亦讓政黨以至政府可以從中揀卒,挑選合適的政治人才。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172041/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