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佈了新一屆政府的第一份《財政預算案》,一如外界預期,2022/23年度赤字由去年預計563億大幅增加835億至1,398億,23/24年度的預計赤字為544億,隨後的年度就預計可維持盈餘。赤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收入較預期為少,當中尤以地價收入及印花稅收入減少最為嚴重,反而政府整體開支8,096億,其實是與去年預算案預計的8,073億相差不遠。
地價收入因為部分土地成交價較預期低,甚至乎賣地流標,只有 711億,較原來預算大幅減少489億。印花稅收入由於物業和股票市場疲弱,成交下跌,只有670億元,較原來預算低460億元,亦遠較過去年度為少。兩項主要收入合共較預期減少了949億,亦是預計赤字增加的元兇。
去年住宅物業市場顯著調整,樓價全年下跌15.6%,交投量大幅縮減近四成,政府的物業印花稅收入自然大幅減少,再加上從價印花稅是累進稅率,成交樓價越高,稅率越高,當樓價向下調整,政府印花稅收入減少的幅度自然更大。另一方面,政府本來在2021年8月增加了股票印花稅稅率30%,希望增加政府收入,但奈何本港股票市場在去年大部分時間持續調整,交投收縮,恒生指數最低去到一萬四千多點,同樣是從價的股票印花稅收入自然減少。
地價收入下跌當然與樓價下跌直接相關,但坊間不少評論都指地價的跌幅比樓價跌幅更大,這是因為樓價只反映了土地價值的一部份,即是項目發展完成後預期可收回的價值,但影響土地價值的還有其他因素,例如發展商要求的利潤、建築成本和利息。發展商要求的利潤,往往與風險成正比,風險越高,要求的利潤率就越高,這些風險包括一般市場的風險,亦都包括政府政策上的風險,例如政府會否在房屋政策上有大改變?土地供應會否大幅增加?既定的城市規劃會否有更改等等都要考慮在內。
建築成本是另一個重要考慮,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由 2011 年至 2021 年,私人住宅的平均每平方米實用面積的建築成本上升了兩倍多,由2011年的每平方米22,572元去到2021年每平方米69,278 元,即是實用面積每平方尺的建築費用為6,400元,作為一個比較,同期樓價也「只是」上升了 1.15倍,追不上建築費用上升的幅度。事實上,每平方尺6,400元的建築成本,比不少最近成交的每平方尺地價還要高,而且隨着政府各大型基建的推行,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可以預期建築成本只會進一步上升,發展商計算土地價值自然會更加保守。
最後需要考慮的自然就是利息開支,始終土地發展周期長,而且牽涉龐大資本投入,很多時候發展商也是靠向銀行貸款融資支付項目成本,利息開支就是發展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利率亦都會影響樓價,一般情況當利率向上,樓價就會向下調整。美國進入加息周期,為了遏止通脹,利率在短時間內大幅上升,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由2022年3月接近零,大幅上升至最新的4.5%至4.75%,與美元掛鉤的港元利率也隨之上升,土地價值亦隨之下降。
由以上的分析可見,政府的財政未必可以再和從前一樣,依靠地價收入和印花稅收入支撐。故此,財政司司長預告了未來五年將會每年發行650億的債券,達至在以現金編制的財政預算案中增加收入的效果,其實22/23年度的財政赤字本來超過2,000億,也是因為發行了660億的債券才可以把赤字壓低。當然,公眾關注下一個問題就是政府會否陷入發債度日,甚至乎出現債冚債的局面?
原圖:星島日報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