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談電費加幅掀風波
掌握民情不容忽視

2022.11.27 19:00 博客 符傳富

兩間電力公司(中電及港燈)向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交代2023年的周年電費檢討,按年的電費加幅分別為19.8%和45.6%,引起了市民的哄動。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開場發言時,只提及與現時11月份的電費水平比較加幅,分別是只有6.4%與5.5%,因而掀起了一場「誤導」小風波。

電力是民生必需,微小的費用變化,已經是觸動市民,是次重點在於當局對民情掌控是否了然於胸。由於電費加幅是市場敏感資料,有別於一般立法會會議政府會在會議前一星期左右提交文件,所有相關文件都是在會議即時提交的,無論是立法會議員或者傳媒都不會預先收到。加上事前已經有消息傳出,今次兩電的加幅將會分別是一成和三成,倘聞得是個位數加幅,自然令市民喜出望外。

正因為數字落差而引爆輿情,這一點理應引以為戒,因為電費有可能是唯一一項會影響所有香港人的收費,局方在處理時應該加倍小心。客觀而言,說當局誤導是誇張了,皆因紙包不了火,按年加幅始終是會公開,而謝局長亦表明往後會為此多加留意。

另外,有部份聲音指出兩間電力公司不應該按管制計劃協議的准許利潤率計算電費,我們必須明白香港是一個商業社會,而商業行為的基礎就是合約,我們必須尊重合約精神,尤其是當私人企業和政府合作的時候,往往最大的風險就是政策風險,亦即是政府「搬龍門」。

是否需要重新審視燃料組合?

政府和兩間電力公司的管制計劃協議是在2018年更新的,當時已將准許利潤由該年度的固定資產平均淨值總額的9.99%減至8%,為了令電力公司有明確的投資環境,可以作出重大及長遠的投資,協議有效年期為15年,直至2033年,而由於燃料價格是不可控制因素,燃料開支是實報實銷,以燃料調整費的模式向市民收取。我們不能輸打贏要,要舒緩市民的電費負擔,可以有其他方法,而非要求兩間電力公司不按協議計算電費。此例一開,將來私人公司和政府合作的時候,就會把政策風險計算為成本的一部份,長遠令公私營合作項目的價值降低。

事實上,香港電費大幅上升,主要是因為燃料價格上升影響,基本電費的改變不大。與其他國際大城市比較,香港其實做得不算差,根據中電提交立法會的資料,由2021年1月至今,倫敦的電費上升了102%,東京上升了63%,新加坡上升了43%,中電則上升了20%,每度電的價格亦都比這三個大城市為低。

值得留意的是,港燈的燃料調整費為82.5仙,比中電的燃料調整費62仙,高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主要的分別就是核電的使用,由於從大亞灣輸入的核電價格穩定,減輕了燃料成本波動對電價的影響。燃料價格不能控制,但發電使用的燃料組合我們可以控制,受到俄烏衝突引發的能源危機,以及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影響,過去兩年布蘭特原油價格了一倍,液化天然氣價格上升了兩倍,煤的價格上升了五倍。在國際環境大變的情況下,我們是否需要重新審視燃料組合?是否有辦法可以提供更穩定、更可負擔的電價?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887780/即時-港聞-兩電加價-中電明年加6-4-港燈加5-5-稱受地緣政治-燃料價格高企影響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