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美國設下圈套
俄國陷入困局

2022.05.10 15:00 博客 施永青

孫子說:「兵者,詭道也。故能而視之不能,用而視之不用」。意思是說,打仗的時候兵不厭詐,不可能只行正道,不用詭道。為了令敵人失算(作錯估計),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也假裝沒有能力;打算採用的策略,也假裝不會採用。這樣,敵人就會驕傲,行事輕率,忽略了一些本應有機會注意到的錯漏。

美國的領導人有沒有讀過孫子兵法我不知道,但今次他們對俄羅斯的部署,就恰如孫子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主張。明明是早有部署要借一場代理人戰爭,削弱俄羅斯的國力,卻假扮不敢與俄羅斯硬碰,公開表示不會派一兵一卒進入烏克蘭。

國與國之間有摩擦的時候,甚少會在尚未開戰之前,就有一方公開表示,一定不會派兵開戰。

為甚麼不保留一些不確定性,以讓對手有所顧忌呢?美國的國力明顯比俄羅斯強,在古巴危機時,甘迺迪總統只是擺出不惜一戰的姿態,已足以令蘇聯臨陣退縮,現時美俄的實力差距遠比當年美蘇之間的差距大,沒有理由美方要一早就向俄羅斯示弱。

美國示弱的方式不是用口說說就算數的,而是有行動的。在俄羅斯尚未揮軍進入烏克蘭之前,美國撤走駐在基輔的使館人員,還要其他盟友也跟着這樣做。這是要告訴俄羅斯,美國預期俄羅斯可以輕易攻陷基輔,甚至佔領整個烏克蘭。

現實是美國並沒有打算一走了之,任由俄羅斯在烏克蘭為所欲為。美國不但在經濟上對俄羅斯進行嚴厲的制裁,還聯同北約的盟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好讓烏克蘭人為美國打一場持久的代理人戰爭。

其實,早在烏克蘭局勢未發展至那麼緊張之前,美國已促使歐洲國家增加軍費,並向歐洲國家提供新式武器,這樣,歐洲國家就可以把倉庫裏的舊武器轉送給烏克蘭。由此可見,美國對這場烏克蘭戰爭是早有部署的。美國最擔心的是俄羅斯最終決定不出兵入侵烏克蘭,所以才假扮怕打這場仗,表示一定不會出兵,好讓俄羅斯放膽大舉入侵烏克蘭。

現在回想起來,之前差點就達成協議的和談可能也是假的。當時,烏軍的處境其實並不差,沒有需要這麼快就答應俄羅斯這麼多的條件,包括做中立國,不再要求加入北約;連頓巴斯地區的獨立也說有商量。這樣,一方面可以令俄軍鬆懈戰意,還可以令以後的和談難以達成協議。因為,俄方很難再有機會達致條件如上次那麼好的和平協議,普京將很難找到漂亮一點的下台階,唯有留在烏克蘭,把這場戰爭打下去。

美國今次已成功把俄軍套住,在西方的資源全力支援下,烏克蘭有條件與俄羅斯打一場消耗戰。俄羅斯即使不失血而死,也一定元氣大傷。

原載:am730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新聞/美國設下圈套-俄國陷入困局/318603

原圖:素材網

https://elements.envato.com/usa-flag-and-russia-flag-background-with-two-cross-6JPKEBR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旁觀者
再說這次俄烏之戰,初開戰,就有人說,此戰很像韓戰,即意味著,俄並不想全取烏克蘭,其真正意圖是打出一個緩衝地帶,面積包括第聂伯河以東的地帶以及黑海沿岸地帶,這些都是與俄國陸地相連的,並且這個地區的人民大多講俄語,有親俄情結。之前有報導,這個地區的親俄民眾曾受亞速营的納粹主義者的殘酷對待,所以不能說俄國出兵完全沒有當地人民支持。現在看,烏克蘭已有超過一百萬的烏東人民進入俄國受到保護,將來他們一定會再回到烏東的。因為陸地相連,烏東這些人將來有可能才是烏東的真正主人。烏西親西方,這個緩衝帶就自然形成了。俄國由於地緣,由於國家的強大,若打後勤,美國真的不敢出兵,北約也是,因此,俄國最後靠打持久戰取勝也是不奇怪的。反而美國以及北約,只是出武器和出錢是不可能取勝的。最後要說的,偽命題「美國設下圈套 俄國陷入困局」是不成立的,究其原因是施生沒有易位思考及缺乏戰爭常識所致。施文中最後的結論,就是典型的沒有易位思考。說俄羅斯「即使不失血而死,也一定元氣大傷。」,難道美國就不會?歐盟和北約就不會?只有西方能得到他們想得到的東西,俄國就不能得到他們想得到的東西?烏東有過百萬的民眾支持俄羅斯,難道施生你看不到嗎?現在,美國國內債台高築,通脹嚴重,經濟捉襟見肘,國會能批出的軍費援助愈來愈少,搞那麼多制裁,反傷自己。歐盟受其影響,在油、氣和盧布支付方面反受俄羅斯制肘,有分析家評論,能否挨過今年秋天,而不作妥協,看來還是一個問題。(二)
20220511
旁觀者
看來施生被指出對軍事不懂,卻仍想為自己的無知狡辯。人家說「兵者,詭道也」,施生也來發表一些十分幼稚的意見,真的有點令人捧腹。以下試舉一些事實和觀點,與施生文中的言談作一些對比,就可以看出真偽。第一,施生認為美國是設套,俄國入局。事實呢?有人說俄國其實為了這戰爭已準備了十年。自克里米亞歸俄起,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俄國從上次打下克里米亞到今日主打東烏克蘭,其戰略目標其實是一致的。兩次先發制人出擊,均有其宏大的戰略意圖,豈是美國可以算計的?美國二戰以來,除了欺負小國,在韓戰和越戰,面對有中蘇參戰的情況下,均以失敗告終。可以說,就是這兩場戰爭,令美國面對這兩國時,再也不敢輕舉妄動。所以,所謂美國示弱是假的,真弱才是真的。這次俄烏戰爭一起,美國就要發動近乎四十個盟友來幫他,可見虛弱到什麼地步。為什麼如此說?這要看看美國及其盟國在韓戰和越戰有何作為了。其實自古以來,戰爭都要看兩點,一是地緣,二是軍隊的後勤。韓戰,美國的真正對手是中蘇,而地緣上,中國和蘇聯均毗隣朝鮮,有足夠的陸地通道運送戰鬥人員和物資參戰;而美國及其盟友,都山長水遠,即使他們的軍事裝備都遠遠好於中蘇,但由於後勤增援比不過中蘇,輸了天時地利,最後打道回府也不足為怪了。一場戰爭,陸地相連,在地緣距離上決定了力量是否可以源源不斷。中國當時打韓戰而沒直取台灣,就是因為地緣上隔了一個台灣海峽,力量沒有準備好,在當時其難度甚至超過韓戰,所以放棄了同時進攻台灣。越戰有異曲同工之效,美國其實也是輸在地緣與後勤上,這點在軍事上無容置疑。(一)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