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智慧出行】
盲信科技於事無補
解決塞車宜從政策入手

2020.11.02 08:30 博客 讀者投稿

特區政府最新一份施政報告雖然押後宣讀,但一如既往在原定公布日子前,總有「消息靈通人士」率先就部份政策透露風聲,今年就有傳媒引述消息指運房局擬斥兩億元,資助八大院校及科研公司研究本地「智慧出行」,冀以科技改善本港交通網絡,解決擠塞問題。「智慧出行」包括用智慧交通燈控制車流、鼓勵公共交通營運商和停車場開放實時數據等,但一切仍要視乎基礎建設配套是否做得足夠,兩者相輔相成下,才能根本解決長久以來港人塞車之苦。

要讓公眾明白智慧城市是怎麼一回事,交通可謂最切身又最具說服力的一環。相信今天已沒多少人翻查實體地圖,要查找出行路線,問「Google大神」最方便。網上除了快速找到多種路線選擇,更提供途經路段大概擠塞情況、路線估算需時,甚至是最新的封路措施、鐵路車務狀況等,這就是資訊科技的威力,今日已非新鮮事。

不過,這類資訊只能幫忙出行人士盡量避開塞車路段,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擠塞的起因。以下是多項單靠科技無法解決,需要交通規劃政策配合才能有效改善的問題:

一、道路走線規劃設計失誤

除了發生交通意外、系統失靈等突發因素,很多時擠塞都是源於當初的道路系統設計失預算,例如紅隧九龍出口往葵涌,大多取道加士居道天橋,只有部份駕駛者願意改行佐敦道、三號幹線。天橋當年規劃成雙線雙程行車,可以想像整個東九龍及來自港島的紅隧車流,在此匯合前往九龍西、新界西會是何等光景,這還未計算來自東九龍、取道漆咸道北往油尖旺區的車流在理工大學對開匯合處爭路切線,加劇擠塞情況。目前已動工的中九龍幹線有望紓緩上述路段的擠塞情況,惟同類設計失誤在港其實比比皆是。

二、車輛數目劇增 泊位不足

違例泊車也是道路擠塞元兇之一,三條行車線左右泊滿只剩一線行車在部分地區是常態,常出入工廠區的朋友一定有共鳴。據立法會文件顯示,本港2006年約有40萬輛私家車,至2016年已暴增至逾58萬輛;而截至2019年2月底,全港領牌車輛數目達到780,978輛,全港泊車位則只有758,643個。即便全數車位都能開放實時數據顯示佔用情況,也無法解決車位不足的事實。

政府的運輸政策以公共交通為本,亦一直研究以不同方法抑制私家車數目的增長,惟以增加牌照費用、首次登記稅等經濟手段為主軸,成效「有目共睹」。設法縮減自駕和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差距才是棄車誘因,否則違泊罰款只會被視作「交租」,車主繼續自駕出行。

三、巴士車站、路線設計宜改良

如上文提到,車輛切線是擠塞原由之一,減少切線能有效改善車流暢順性,不過本港因空間所限,巴士站的設置不一定有專屬的凹入空間,變相佔用行車道,每次停站就令尾隨車輛不得不切線避讓;部份集合多條巴士路線的中途站,更經常出現大批巴士等埋站的景象,龍翔道黃大仙段就是最佳例子;不少巴士路線停靠左側車站後,又要隨即右切兩、三條行車線繼續行程,經常要「交叉走位」之下又豈能路路暢通。

上述只是隨手拾來的數個本地塞車因由,全是無法單靠科技就能解決。有媒體早前報道,政府2010至2017年間合共推出逾200個流動應用程式,同期卻有107個程式下架,下架程式總耗資超過2,300萬元,「為做而做」似乎是各下架程式最大共通點,足證政府對資訊科技存有迷思。所謂巧婦難為無米炊,缺乏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投放再多資源開發相應科技程式都只是倒錢落海,還望決策者三思。

作者:周家俊 前政府高級公務員,現任公營機構顧問。

原圖:無綫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