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流感大爆發至今四個月,造成1000多萬人感染,美國疾控中心預計到1月18日約8200-20000人死亡,香港從無人建議限制美國人入境,反而對武漢肺炎如臨大敵,公立醫院某些醫護以「集體請假」、罷工、辭職來要挾特區政府封關,變相煽動仇中,令活在瘟疫陰影中的香港市民更感無助。
人類冠狀病毒除了武漢肺炎,還有非典型肺炎(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但這兩種病毒爆發期間,都找不到有國家要封鎖邊境的紀錄。其中MERS死亡高達約35%,遠比武漢肺炎高,但爆發時香港並沒有拒絕中東遊客入境。
2009年H1N1流感肆虐全球,墨西哥大爆發後,疫症傳染到美國,已故共和黨元老麥凱恩要求美國政府關閉與墨西哥接壤的邊境,但世衛組織及美國疾控中心都反對,總統奧巴馬也講明不會封關。在國會聽證會上衛生官員解釋,因多國已有流感確診個案,也證實有「人傳人」,單純關閉美墨邊境或無濟於事。哈佛大學醫學研究也指出,2001年911恐怖襲擊後的流感高峰期,飛機航班銳減,對整體流感疫情影響不大,只是延後了爆發時間。
2014年10月西非三國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幾內亞伊波拉大爆發,每週新增千宗感染個案,也證實至少三宗乘坐航班到外國的「輸出個案」,但美國、英國、加拿大都沒禁止此三國旅客入境,只加強入境旅客的體溫檢查。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講明不會再實施更嚴格政策。事實證明他決定正確,最終伊波拉未在美國爆發。康奈爾大學學者分析,能負擔機票的乘客根本不會受到「禁飛」所限,他們只會從周邊國家轉機,最終抵達目的地。周邊國家的受感染率反而提高,對他們的機場防疫造成巨大壓力,容易引發這些國家不滿,造成區域局勢緊張。而且聯合國專家警告,限制空運,只會令疫埠的國民湧往陸路邊境,影響社會秩序及造成疾控困難。
2019年下半年,伊波拉已經在東非的剛果共和國持續爆發一年多,3100人感染,近七成人死亡!6月,伊波拉從剛果傳播到鄰國烏干達。7月,擁有百萬人口的剛果東部邊境城市戈馬出現伊波拉死亡個案,直接威脅到接壤的盧旺達。應否關閉剛果、盧旺達邊境,引發國際廣泛討論。8月初,盧旺達關閉邊境。但事實上,盧旺達是一個小國,剛果是盧旺達的最大貿易夥伴,年貿易額高達一億美金。專家警告,關閉邊境只會鼓勵偷渡,數以萬計的邊境貿易者將鋌而走險,跨境販貨,令政府邊境檢疫完全失效,伊波拉傳播或越演越烈。
20世紀初,海地人在非洲剛果感染了愛滋病毒後,於1960年帶回美洲,70年代性解放及同性戀在美國大城市興起,愛滋病在美國廣泛傳播。1987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禁止任何非美國籍的愛滋病患者入境美國,此法案於2009年被奧巴馬廢除,研究數據反映,「禁入境」政策收效甚微。反而令不幸染病的海地難民一家大小被美國政府長年關押在關塔納摩的「愛滋監獄」,生存環境極度惡劣,引發國際社會人道關注。
《時代周刊》指出最有效的就是社區防疫,例如關閉學校、在家辦公、減少公眾活動。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期間,美國數據顯示,早一步宣布停課的城市有效地減低流感死亡率達到50%,與患者親密接觸者及早服用抗流感藥物,也能有效降低感染率。
正如1月27日港大梁卓偉教授在記者招待會所講,公共醫療政策要拿捏一個平衡,要考慮正面及反面影響,避免造成反效果。香港是國際城市,並非太平洋孤島,與世界各國保持良好關係,才能成就金融中心;倚賴祖國大地恩情,物資供給,700萬人才得豐衣足食;與周邊國家群策群力,通報共商,才能守住防疫抗疫戰線。在全球化的今天,動不動封關鎖境,並不理智,新病毒只會越來越多,未來一旦疫症在香港爆發,沒了外界協助,香港豈不是等死?
原圖:星島日報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